家长群炸锅!

  万江、莞城多家校外机构连夜关门,

  7家托管机构被强制停业,

  2家学科类培训班遭重罚,

  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

  安全隐患零容忍!

  近日,万江街道针对校外托管机构,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查处证照不全、

  超规模经营等违规行为。

  

  行动中,执法人员发现,

  部分机构存在以下问题。

  5家机构未按规定办理,

  营业执照或消防备案,

  6家机构实际托管人数远超,

  规定的人均4平方米标准,

  部分场所甚至将学生,

  安排在4层以上楼层,

  严重违反场所设置要求。

  根据最新管理办法,托管机构必须设置在建筑1-3层,配备足够消防设施,并与家长签订统一制式服务合同。此次行动共发出7份停业整顿告知书,要求机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将依法吊销资质。

  双减政策不容挑战!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

  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莞城教育管理中心,

  联合多部门突击检查发现,

  两家培训机构顶风作案,

  在节假日违规开展语文、

  数学等学科类培训。

  执法人员现场查获。

  

  机构以"思维训练",

  "素质拓展"为幌子,

  实质进行学科知识强化,

  教学内容超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部分授课教师无教师资格证,

  存在"无证上岗"问题。

  依据《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两家机构被责令立即停止培训、全额退还学费,并面临最高10万元罚款。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变相培训行为,均属于重点打击对象。

  "双减"政策的初衷,

  是让教育回归本质,

  让孩子们拥有更多自由探索、

  快乐成长的空间。

  家长必知:如何避开违规机构?

  1.查资质:正规托管机构应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如需供餐),培训机构需持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2.看场地:托管场所应位于1-3层,人均面积≥4 平方米,消防通道畅通,配备应急照明和灭火器。

  3.签合同:务必签订教育部监制的《校外培训服务合同》,明确收费标准、退费条款,拒绝口头承诺。

  4.防变相:警惕"研学""托管"等名义的学科类培训,非学科机构不得超范围教学。

  5.用监管平台: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课缴费,资金全程监管,实现"一课一消"。

  教育不是赛跑,

  健康才是成长的基石!

  让我们共同抵制违规培训,

  为孩子守护一片清朗的成长空间。

  来源 | 东莞阳光网、魅力万江、文化莞城

  编辑 | 章和

  中新纪实

  中新传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