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一个阖家团聚、辞旧迎新的庆祝活动,当然是越热闹越好、越喜庆越好。

很多人在春节可谓是脚不沾地,今日去拜访亲戚,参加家庭聚会;明日约上三五友人,觥筹交错,尽情享受。

看着平日里难得见上一面的老朋友、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的亲人、即使没能坐下来好好聊聊,心里也是熨帖的。



可是却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在春节“无人问津”,在其他节假日也很少接到聚会和玩乐邀请,甚至连电话都很少

或许有的人享受这样的宁静,认为繁杂喧嚣的生活并不适合自己;也有人为此感到低落,觉得自己是不是做人太失败,导致没有了朋友?

其实,在春节如果没人找你吃饭、聚会,甚至连电话都很少,反映的是以下三种情况

线上社交产生的距离感

如果有一个很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突然通过微信联系你,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一致的:

对方是要借钱?还是要结婚让我随份子?亦或者现在做了微商/销售/卖保险的,让我帮着冲业绩?



可是若你们是在一个餐厅、咖啡馆等等社交场合遇到,看着对方真诚的笑容和与多年前相比更加成熟沧桑的面庞;

或许你就会发自内心的感叹:“真是好多年没见了!”

然后一起和朋友畅聊过去,分享当下,聊的尽兴后,还会重新将这位朋友加入你的社交圈层。

线上和线下交流,差别真的有这么大吗?

其实每个人的春节都不可能完全没人和你交流,但是大多数人只会群发一句“新年快乐”加上写祝福语,不过就是“面子工程”,稍微维护一下关系。

可是这样的维护,真的有用吗?



社交临场感指的是在技术中介的交流中,个体对于他人真实存在的认知和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的程度,是一种主观感受。

在数字化社交中,由于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缺少了很多非语言线索(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调等等)。

这样的话社交临场感会降低,这样认知上的距离会导致人们觉得彼此不够亲近,甚至产生孤立感

我们常常在微信聊天中错会他人的意思,认为他人是不是过分冷漠;

对表情包的解读产生误差,甚至对标点符号和断句理解错误,也正是因为社交临场感在作祟。

很多人因为工作生活原因,或者个人性格原因,并不积极维护线下人际关系,久而久之,再要好的朋友也会变得陌生了

你还有利用价值吗?

说句扎心的话,节假日都没人联系,很可能是你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试想,从某家公司离职后,原本的饭搭子、摸鱼搭子,你们之间还会对对方有价值吗?

从大学毕业之后,原先同社团的学弟学妹、做项目时的导师、做团体作业时不熟的同学,你们之间还会对对方有价值吗?

从领导层退休之后,以前的下属、同事、人情往来搭上的人脉关系,你们之间还会对对方有价值吗?



可能不仅没有,你还要有求于人,反过来去积极维护你们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获得利益。

说白了,成年人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圈子”,有资源你就进来,没资源你就出去

这样的资源不仅仅包括人脉、金钱、地位等等,还包括情感、社会支持等方面。



心理学家舒茨人际三维理论指出,每个人在进行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时,都有这三种主动和被动的需要:包容、支配和情感

1.包容的需要,是指个体希望与他人接触并建立起和谐的共存关系;

2.支配的需要,是指个体控制他人和被他人所控制的需要,多涉及家庭权力或外部权力;

3.情感的需要,是指和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获得社会支持的需要;

当你的“朋友们”审视你们的关系,发现你什么都给不了对方时,那这样的关系也就走到尽头了。

或许这样的朋友不能叫作朋友,而是你人生路程上某一段的合作伙伴,下一段路不再需要对方,走散了就走散了吧。

高质的社交圈层

有很多人觉得,拿金钱利益衡量友谊和亲情太过庸俗,只有情绪价值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标准。

又有很多人觉得,春节也是一种节假日,我们应该趁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享受独处时光,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社交上

这样的人在维护人际关系时,就不是被朋友筛选,而是主动筛选朋友了。



他们往往对自我非常了解,对自己的需求和行为模式也非常熟悉。他们追求的是自我提升、是独处的宁静、也是反思和成长

他们对于社交圈的选择往往是那些基于价值观契合的朋友们;

而不是为了金钱和利益聚在一起的“酒肉朋友”,更不会去选择那些会拖着身边人下坠的“狐朋狗友”。

他们还有着独特的爱好;

我有一位常年独居的朋友,她最大的爱好就是买各种各样的棉花娃娃,然后为娃娃们钩小衣服、小裙子、睡毯、帽子等等。



她做这些事的时候会放空身心,让积压的情绪全部在做手工的时间里烟消云散

因此,他们对于社会支持的需求很少,一方面是可以与自我和解,不追求消费主义;另一方面是心胸豁达,可以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绪。

他们并不是不社交,而是对社交对象和社交活动有着较高的要求

选择性地参与社交活动、选择性的和那些能带来积极影响的人交往,这样会使他们的社交圈子既精简又高质。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那就精力多去维护你的人际关系,不要让其在冷冰冰的文字里消磨殆尽。

如果你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也不需要在意他人的异样眼光,尽可能用你觉得最舒服的方式和这个世界继续共鸣吧。

-The End - 作者-专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