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利益至上、站队选边的世界里,谁还在乎“朋友”二字?尤其是在欧洲,面对重重压力,真有国家愿意与中国深度捆绑,甚至盼着中国强大?答案是肯定的!
欧洲大陆,多少年都是法德两国搭台,跟着美国指挥棒转,可有这么三个国家,他们不随大流,敢于与中国真诚交往,
他们之中,一个是在战火中与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血盟”,一个是在欧盟内部屡次仗义执言的“独行侠”,还有一个是铭记恩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真君子”。
那么,这三个国家究竟是哪三个国家?
共患难的兄弟:塞尔维亚
要说欧洲谁跟中国感情最铁,塞尔维亚这名字肯定第一个蹦出来,尤其是自疫情以来,更让很多曾不了解塞尔维亚的人了解到了塞尔维亚以及其现任总统武契奇。
2021年,在西方媒体都在抨击中国疫苗、当欧盟“疫苗护照”排除中国新冠疫苗时,武契奇不仅用接种证明中国疫苗安全可靠,还多次打脸欧盟。
比如他多次以“深情亲吻五星红旗”“哽咽致谢”等举动表达对中国的感激,这些画面通过社交媒体在中国广泛传播,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其实,塞尔维亚和跟中国的情谊,并非是近年来奠定的,而是一起从风里雨里、血里火里走过来的。
塞尔维亚的前身南斯拉夫,那个时候的南斯拉夫属于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欧洲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并在冷战期间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
尽管曾因意识形态分歧导致短暂的疏远,但在1977年,时任南斯拉夫总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铁托访华后双方恢复合作,奠定了长期友好基础。
1991-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同盟共和国,2006年,黑山独立后,塞尔维亚继承了对华友好传统。
尤其是在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造成3名中国记者牺牲,这一事件被两国视为“鲜血凝成的友谊”,成为中塞关系升华的重要转折点。
此后,塞尔维亚在涉及中国主权的国际场合始终坚定发声,比如:塞尔维亚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
而我国也始终坚持支持塞尔维亚的领土主权完整,尤其是在塞尔维亚科索沃问题上我国明确反对分裂。
光有感情不行,经济合作与战略对接上中塞也有很多合作,塞尔维亚是最早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之一。
中国通过投资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博尔铜矿等项目,挽救了当地濒临破产的企业,并引入先进技术提升产能,匈塞铁路、E763高速公路等基建合作,显著改善了塞尔维亚的交通网络。
2024年中塞双边贸易额57.3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其中中方出口额34.5亿美元,进口额22.9亿美元。
特立独行的远见:匈牙利
再看看匈牙利,他们身上有些印记,在欧洲显得挺特别,反倒让我们东方人觉得眼熟,因为追溯过去,匈牙利人普遍存在一种“东方情结”,很多人自认为是汉代匈奴的后代。
最直观的,就是名字,我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传统,你猜怎么着?匈牙利人也是这样!
在西方世界里,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名在前、姓在后,匈牙利这么一来,一下子就成了“显眼包”,你说这是不是巧得挺有意思?
再听他们说匈牙利语,这门语言,跟周边的德语、斯拉夫语系完全不是一个路子,有学家研究发现,匈牙利语里有些词汇和发音,跟我们突厥语系或者一些北方民族语言有点联系。
虽然没有学术界没有证实直接血缘,那我们就撇开这些历史起源来看现实,中国和匈牙利为啥这么“铁”?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同年10月4日,匈牙利就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10月6日和我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进入新世纪,两国关系更是上了快车道,在欧盟内部,匈牙利经常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发出相对客观甚至支持中国立场的声音,甚至有时候不惜跟欧盟主流拉开距离。
经济上,匈牙利更是积极拥抱中国的合作,匈牙利是欧洲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像我们的匈塞铁路就是关键一环。
别的国家还在纠结华为5G的时候,匈牙利早就跟华为合作上了,疫情期间,匈牙利也是欧洲国家里比较早大批量采购和使用中国疫苗的。
这些都足以说明,匈牙利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非常务实的考虑,这些年,中国对匈牙利的投资和双边贸易额都在稳步增长,是实打实的互利共赢。
雪中送炭的情义:希腊
还有希腊,这个古老的爱琴海文明发源地,对中国的友好态度在欧洲国家里也是独树一帜,这份情谊,很大程度上源于双方都在对方最困难的时候敢于伸出援手。
当年我们买回“瓦良格”号航母(也就是后来的辽宁舰),过土耳其海峡时,土耳其在美国的怂恿下百般刁难,想趁火打劫。
土耳其以“航母体积过大可能阻塞博斯普鲁斯海峡”为由,要求中国支付10亿美元保证金并签署多项“霸王条款”。
这时候,希腊站了出来,希腊以国家名义为中国提供担保,免除了天价保证金,并通过外交斡旋促成土耳其放行。
希腊不仅主动做了担保,还派了拖船协助,这才让我们的航母顺利通过海峡,这份情谊,中国一直记着。
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时,欧盟内部的那些“兄弟们”,虽然嘴上说得好听,但真正来帮忙的寥寥无几,就在希腊快撑不下去的时候,中国通过购买国债、投资港口等方式为希腊提供支持。
2011年利比亚战乱期间,当希腊仍处在经济危机的沼泽中的时候,希腊依然选择协助中国完成四次大规模撤侨行动。
种种互相帮助,都是双方的“雪中送炭”,也奠定了双方的情谊,在经济上,比雷埃夫斯港是双方合作典范,自2008年中远海运接手后,该港现已成为地中海最大港口。
结语
你看,塞尔维亚的故事,是共患难后的兄弟情。匈牙利,是聪明人认清大势后的务实。希腊,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他们没有随大流,没有跟着别人起哄,而是选择了从自身利益和历史情谊出发,发展与中国的关系。
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上,也许只有跳出那些小圈子、真心实意地合作,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