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随着近年来新型光纤等工程的落地,光通信产业正迎来从“追赶”到“引领”的关键转折。在AI驱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光纤不仅是信息“高速公路”,更将成为重构算力时空格局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5月15日,在“智算时代光通信创新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傅志仁发表题为《新型光纤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电信在G.654.E光纤、多芯光纤及空芯光纤三大技术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并勾勒出了全光网络发展蓝图。


随着AI大模型训练、高分辨率视频等新兴业务爆发式增长,全球流量需求正以年均20%的速度攀升。2023年,AI等各类新业务每月产生63艾字节(64512PB)的网络流量,占总流量1/3,预计2030年将激增至1226艾字节(1255424PB)的网络流量,占总流量64%。这一趋势对光网络提出了“更高带宽、更低时延、更强可靠性”的迫切需求。当前骨干网主流的G.652.D光纤在超高速多波段系统性能受限,中国电信通过G.654.E光纤、多芯光纤和空芯光纤三大技术路径,从材料性能、空间维度和介质结构三个层面增加传输距离、提升系统容量,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在骨干网升级领域,G.654.E光纤成为关键技术引擎。相比传统光纤,其有效面积从80μm²提升至110-130μm²,衰减系数降至0.17dB/km,使系统光信噪比(OSNR)提升3dB,传输距离延长30%以上。

中国电信早在2021年便建成全球首条1970公里G.654.E干线工程,通过推动优化熔接工艺将损耗降至0.03dB以下,破解多厂家设备互通难题,并推动三波长OTDR监测设备商用。中国电信已在“四区六轴”骨干网区域启动15项G.654.E光纤光缆工程,计划逐步在骨干网全面推广。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电信正联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探索G.654.E光纤在S波段的扩展应用,实验室测试和仿真结合显示,满足运营商截止波长厂验要求的G.654.E光纤不影响S波段长距离传输使用,为未来C+L+S多波段协同传输奠定基础。

面对AI算力集群的“光互联焦虑”,多芯光纤技术正开启空间效率革命。在数据中心内部互联场景,传统单芯光纤布线可能存在光纤墙的问题,通过多芯光纤能够减少布纤占用空间;在数据中心间/城域网互联场景,多芯光纤的单纤传输容量可达单模光纤的N倍。

中国电信建成了全球首个陆地空分复用现网实验平台,集成5种空分复用光纤,实现160公里混缆部署,攻克4芯/7芯光纤熔接损耗(<0.5dB)和国产化熔接设备难题。傅志仁透露,中国电信将关注多芯光纤在数据中心内部光互联及海底光缆系统中的应用。

最具颠覆性的空芯光纤技术凭借“五低一宽”(低时延、低损耗、低非线性、低色散、低功耗、宽频谱)特性打开全新应用维度。在杭州两大数据中心之间,10公里空芯光纤链路实现单波1.2Tbps、单纤100.4Tbps传输,创下现网空芯光纤系统容量-距离积纪录;在两个证券交易所之间,近8公里空芯光纤专线将金融交易时延压降约12微秒,较传统光纤提升约30%;在量子通信领域,其低非线性和低损耗特性使级商用QKD与波分系统在百公里量级下共纤传输成为可能。为突破产业化瓶颈,中国电信联合长飞等厂商攻克进水防护、熔接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并提出OTDR在线监测方案、规避吸收峰对系统影响的信号产生方案。

目前,G.654.E光纤将继续作为骨干光缆网的主要建设光纤类型,持续规模应用。新型光纤或将在特定场景下率先应用,工程化问题是未来几年业界主要关注点。中国电信正牵头承担国资委“未来产业策源地”专项任务,将新型光纤及传输系统技术攻关与应用作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联合业界伙伴共同解决科学和工程应用问题,携手共建产业生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