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化机制推动家庭教育深入千家万户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开端,它不仅关系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而且关系着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广大家庭要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当下,家长主体责任不明晰、教育技能缺乏、教育理念偏颇等仍是家庭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家庭教育建设,需要持续完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让家长理解、认同和践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织密协同育人网络
凝聚家校社共育合力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标志着家庭教育有法可依。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
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了全国妇联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作为法律实施主要责任主体的地位。近年来,全国妇联积极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着力推动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全国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各项工作。组织联动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想办法、出实招,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专业化、规范化、精准化。
完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各级妇联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画好“同心圆”。北京重点打造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统筹用好各类家庭教育资源;江西探索形成“妇联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家校社协同机制,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妇联推动各方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家庭教育工作新格局。
打造特色品牌,结合地方特色,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实践范本。广东珠海妇联打造“德行珠海亲子讲堂”“爸爸陪伴的力量”等家庭教育品牌;重庆高新区妇联打造“科学城家长夜校”品牌,家庭教育品牌活动形式与内容在一次次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
精准化指导,关注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服务,让关爱惠及每一个孩子。妇联强化特殊困难群体家庭教育指导、完善常态化关爱服务机制,配合公检法等多部门做好涉案失管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湖南宁乡妇联重点关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家庭为核心,将受侵害儿童救助服务放在整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系统中去开展,以转变家庭教育观念,解决特殊困境家庭儿童康复与发展的核心难题。
数字赋能服务阵地
云课堂构筑新生态
数字化赋能,让家庭教育指导实现送进家门、送到身边。
2024年12月,全国妇联统筹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腾讯公司等共同打造的“幸福家·家庭教育服务园地”正式上线。这是妇联积极探索构建数字化家教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家教宣发阵地的生动体现。
家庭教育在线服务平台,汇聚海量资源,助力家庭教育知识实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平台设有家庭教育咨询助手、全生命周期陪伴学习、志愿者帮助答疑解惑、直播讲座和游戏管控等家庭支持服务四个功能板块,为广大家长提供可用、好用、管用的全方位家庭教育支持。
10万+家庭教育真实案例、28万名志愿者答疑解惑、500余名教育专家组成专业团队、200余集“家庭成长微课堂”视频课程……帮助家长解决不同时期的教育困惑,助力化解家庭矛盾、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线上线下联动,各地妇联组织积极搭建“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在链接家庭教育服务园地的同时,地方积极设置家庭教育特色板块。武汉妇联发布的幸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信息,支持按区域查询各站点特色课程、师资团队及公益服务项目;
福州妇联打造的“数智家长学校”智慧平台为不同年级家长量身打造“每日一学”“每周一做”“每月一课”专门课堂。
数字化宣传,让科学家庭教育理念润“心”无声。
2025年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以“家教伴成长 润心护未来”为主题,借助屏、网、端、微,广泛宣传与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心理戏剧、家庭教育脱口秀、家庭教育知识问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力、影响力、感染力不断增强。
深耕社区“微阵地”
家庭教育“零距离”
教育场景并不只停留在学校与家庭,社区也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纽带,是家庭教育服务的重要阵地。
妇联积极推动建设家庭指导机构、社区家长学校,发挥社区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的补充与拓展作用,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场景化指导。城乡社区建立起40多万个家长学校,构建起推门可见、服务可感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成为拓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课程多元化、服务便捷化、队伍专业化、阵地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不断深化。
强化阵地,升级打造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服务中心等实体阵地。以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为契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融入社区规划建设。各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地,打造兼具教学区、活动区、娱乐区一体化的家庭教育标准化阵地。
统筹各方资源,激活社区协同网络,开展参与性、体验性较强的协同育人实践活动和精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行动。联动学校、医疗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构建“一站式”服务生态。多地社区建立“家庭教育师资库”,吸纳心理师、律师、教育专家等专业力量,形成“专职+兼职+志愿者”的多元化队伍,为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提供人才支撑,让家长更安心、更放心。福州整合省、市、县三级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会聚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一线教师等各类专业人才,打造了一支438人的高素质家庭教育讲师队伍,为各场讲座提供精准的师资匹配。
丰富课程内容,积极调研,精准对接家长实际需要。各社区家长学校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需求与家长的教育困惑,统筹设计品德养成、亲子沟通、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安全教育等家长关切的主题,量身定制分层分类课程,打破 “唯分数论”家长传统教育理念,为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目标方向。
展望未来,妇联将持续发挥“联”优势、深度激活数字化平台的数字引擎、深耕社区基层沃土,推动家庭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让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深入千家万户,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牢守护屏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为实现家庭幸福梦、民族复兴梦汇聚磅礴力量。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舒帆
编辑/廖芸卿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