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5月17日,“彩生活・暖童心”2025 全国助残日——科技助残关爱行动在深圳市罗湖区水贝壹号A座五楼宴会大厅举行。本次活动以“彩生活·暖童心”为主题,通过“设备捐赠、儿童汇演、公益义卖、心理讲座”多元形式向特殊儿童传递温暖。

活动由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社会工作部、中共深圳市罗湖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指导,彩生活服务集团、深圳市彩生活慈善基金会主办,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深圳市晴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罗湖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共同承办。





多元主体协同发力 残健结合启动社会温暖

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理事长伍雪玲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特殊儿童的真实困境——他们不仅需要专业的康复支持,更需要社会的包容和理解,以及平等的上学和就业机会。我们希望能搭建一个桥梁,链接各方资源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同时呼吁公众用平等眼光看待每一位残障人士,消除偏见和歧视。”

家长代表余先生(化名)分享引发共情:“三年前,一张诊断书让我们的生活天翻地覆——我的孩子被确诊为言语发育迟缓合并智力发育迟缓。那时的他,词汇量不足50个,认知水平落后同龄孩子两年以上。但绝望中总会有光。当医生告诉我们“6岁前的黄金干预期是改写命运的关键”,我们像抓住悬崖边的藤蔓般开始了康复长征。我的孩子从如今不仅能开头讲话,上周更在幼儿园毕业汇演中完整背诵了《长歌行》。这一切奇迹的诞生,离不开晴晴言语康复中心老师们的帮助,感谢这个充满光的集体。”

活动现场,主办方彩生活服务集团给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捐赠“小南听说评估仪器和语言评估仪器”。彩生活服务集团副总裁、彩生活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于海华介绍,这两套智能康复系统依托前沿科技技术,将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精准的康复支持,助力提升康复成效。

彩生活服务集团执行总裁、深圳市彩生活慈善基金会理事刘宏才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彩生活始终心系社会,将回馈社会视为企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今天发起“科技助残”行动,一方面通过社区宣传,呼吁更多人关注并理解残障人士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捐赠智能辅助设备,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启动仪式上,深圳市罗湖区委社工部部长、工委书记章红班,罗湖区残疾人联合会四级调研员曾勇前,彩生活服务集团执行总裁兼深圳市彩生活慈善基金会理事刘宏才,深圳市罗湖区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理事长伍雪玲等领导及嘉宾,共同为象征希望的成长树苗浇灌甘泉。随着清水润泽根系,“彩生活・暖童心 - 科技助残专项” 正式宣告启动,标志着社会各界携手守护特殊儿童成长的温暖征程由此开启。

艺术承载共融愿景 心理讲座专业支撑

在活动公益展示区,特殊儿童亲手创作的绘画、手工艺品有序陈列,每一件都承载着孩子们对世界的独特感知,吸引众多嘉宾驻足凝视。

30余家爱心单位代表及爱心人士,纷纷在作品前驻足认捐,并接受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颁发的爱心单位及爱心人士牌匾。

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理事长伍雪玲表示:“感谢所有认捐爱心企业的伟大善举,这份善举不仅彰显了企业家群体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的大爱精神,更以实际行动为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点亮了温暖明灯!本次公益活动中义卖所得的善款,都会用于特殊儿童的康复服务中。”

活动文艺环节紧扣主题,由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特殊儿童带来的开场舞蹈《勇气大爆发》率先点燃现场。孩子们身着统一服饰,用略显青涩却充满生命力的动作演绎对生活的热爱,共同构成“直面挑战、拥抱希望”的生动注脚。翠竹街道儿童莫祺海的空灵鼓表演《小美满》以清越鼓点营造温馨氛围,深圳市罗湖区教工幼教集团红棉幼儿园带来的《梦想的风筝》、春源幼儿园师生带来的《送你一朵小红花》等节目依次上演,以童真歌声向所有关心特殊儿童的社会力量致谢。

此外,活动特别设置心理健康讲座环节,并特邀资深心理专家王守莉现场分享。作为深耕特殊儿童心理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王守莉老师结合典型案例,围绕特殊儿童家庭常见的心理调适问题展开分享,强调社会支持系统对特殊儿童家庭韧性建设的重要性。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优秀员工代表丁瑶从一线教育者的视角,分享了特殊教育中的 "微光时刻"。同时感谢彩生活服务集团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和爱心捐赠。

活动在《送你一朵小红花》的音乐中完美结束,关于未来展望,深圳市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理事长伍雪玲给出建议:第一,实现从“物理融合”到“心灵融合”的跨越,消除对特殊儿童的标签化认知;第二,搭建覆盖特殊儿童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将服务延伸至职业培训阶段;第三,激活社会力量,呼吁社会各界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更多支持与帮助。第四, 完善政策保障与资源配置:呼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针对特殊儿童群体的保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与资源倾斜。在教育方面,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提供更多特殊教育学位,培养更多专业特教老师;在康复领域,扩大康复救助项目覆盖范围,降低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优化社会资源的分配,鼓励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到帮扶中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为特殊儿童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