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和英国此前签订了所谓“首份关税贸易协议”。有英媒报道称,该协议将对华投资否决权交由美国。在英美这份协议中,美方虽部分撤回特定领域的关税,但美方对于英国钢铁和制药等战略领域设置了严格的所谓“安全”条款,要求相关行业必须“尽快满足美国在供应链安全和生产设施所有权方面的要求”,以获得美国关税的豁免或减免优惠政策。尽管从表面上看,该条款适用于所有第三国,但英国官员向《金融时报》承认,美方已暗示中国是其针对目标。

根据白宫发布的文件,每年从英国出口到美国的前10万辆汽车将按照10%的额外关税税率征税,超过部分则按25%的额外关税税率征税。英国将削减或者取消非关税壁垒,对美国牛肉、乙醇、谷物等产品及一些工业产品扩大市场准入。这一协议被认为是特朗普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的首份正式贸易协议。但美国媒体直言,该协议似乎是由美英官员仓促达成的,内容相当有限。观察人士认为,双方达成的只是一个协议框架,还算不上真正的贸易协议,更像是一份谅解备忘录。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全国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杰克·科尔文(Jake Colvin)表示:“从美英协议中得到的一个教训是,美国所有的贸易伙伴可能至少面临10%的关税。这将使关税较2024年美国平均2.4%的关税提高四倍,这一情况在一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美国依旧保留了对英国商品10%的基准关税。美英协议的性质表明,特朗普愿意绕过那些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敲定的传统贸易协定。此举也突显了英国的软实力;特朗普是一位亲英人士,他过去曾表示认为可以达成协议。

虽然协议里的这项条款适用于所有第三国,但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已经明确暗示了英国政府,中国才是主要针对的目标。说得更直白点就是,特朗普政府希望英国能够切断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尤其在钢铁等敏感领域。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其本质就是美国政府对长期限制中国参与全球战略性商品供应政策的进一步升级。这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特朗普政府的所谓“对等关税”,很明显就是在借机对他国进行胁迫。



英国钢铁(资料图)

中美之间的直接进出口由关税框定后,美国的外部供给、中国的外部需求,很大一部分都向中间地带转移。美国则利用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关税落差,让产能从关税较高的中国,转移到其他与美国有较低关税的国家。美国3月份贸易赤字创下了新高,达到1405亿美元。对于美国来说,不仅要看其逆差中有多少直接来自中国,而且要以更严格的原产地要求,以及232调查为由,并且直接对进口产品中的中国元素加征关税等,尽可能把中国排除到其他国家出口美国产品的供应链之外。

中国商务部此前表示,中方注意到,一些经济体也正在与美方进行谈判。需要强调的是,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坚持原则立场、坚持公平正义,才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确之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表示,“英国这样做,对中国不公平,”“这种‘毒丸’条款实际上比关税更糟糕。”张燕生认为,中方不应该立即采取反制行动,而是应该在与英方的对话中直截了当地提出这个问题。“根本问题在于美国,其他国家只是次要的参与者,”他补充说:“这个问题需要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讨论。”



英国首相斯塔默前往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资料图)

日前,中国和美国在瑞士日内瓦的第一次会谈已经结束,还有第二场会谈正在进行。事实上无论是会谈之前,还是现在中国的态度都十分的明确,想要谈,美方自行就加征的关税降低到正常水平。至于美方持有什么态度,则不在中国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中国是不打无准备之仗。未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和关税问题,是打还是谈,完全取决于美方,美国要打多久就打多久。如果美国想要尽快结束这场关税争端,就尽早的拿出自己的诚意,至于诚意是什么?中国不提条件,由美方自己展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