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一个问题,中美如果在太平洋发生正面冲突,决定性武器是什么?是导弹吗?
或许所有人的回答都会说是,但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的西达尔特·考沙尔,显然不是这“所有人”的一员,一直以来,他都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一旦中美爆发战争,导弹并不是关键,让别人发射不了导弹才是关键。
发现与摧毁
这是为什么,其实从他的著作《决定性发展:中美印太大战依靠海军远程导弹吗?》就能得出结论:
因为未来战争模式越发朝着发现即摧毁的超视距作战模式发展,中美两国的导弹都能轻松毁灭对方装备,既然矛的攻击属性已发挥到极致,中美两国就必须考虑盾的防御。
而一般的盾又注定难以抵御矛的攻击,那么不让人发现,在对方发现之前提前破坏对方的矛,便成为两国军队最合理的盾牌。
也就是说既然发现即摧毁成为趋势的话,如何在导弹尚未发射之际,就剥夺对方的发射能力,便成为了这场潜在战争中的“关键”。
控制信息才是关键
而这一步,电子战、网络战、雷达战等信息战,将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它们本就是“发现即摧毁”战术的链条核心。
毕竟,发现即摧毁的前提是能够发现目标,在军事领域,要实现这个词“发现”就需要大量信息作为佐证,所以谁控制了战争信息,谁就掌握了先机。
比如俄乌战场,俄罗斯坐拥伊斯坎德尔、匕首等大量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武器。
结果因为情报不精准,这些导弹在战场上的表现往往只是飞行数百公里后,炸毁空无一人的旧军营、早已停用的废基站,货去楼空的旧仓库,未能摧毁乌克兰的有生力量,造成了极大浪费。
这是因为俄罗斯军队信息化水平不足,对战场态势感知不够,违背了发现即摧毁的原则,导致导弹未能物尽其用。
而反观乌克兰方面,却直接凭借精准的导弹战术,摧毁了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
据了解,乌克兰在此次军事行动中所用的武器,为乌军自研“海王星”反舰导弹。
这款武器本身平平无奇,在射程、反应速度与突防能力上都没有突出优势,但依托北约提供的战场全域情报支持(包括雷达、卫星侦察、网络攻击窃取情报、电子侦察),却能够轻松料理武装到牙齿的莫斯科号。
也就是说,战场情报优势能够弥补武器性能差距,未来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在于交战双方对战争信息的及时掌控,这才是未来战场的底层逻辑。
西达尔特·考沙尔认为,这一战场逻辑的迁移,将会是未来中美战争的关键。当双方导弹库都具备“一发入魂”的毁灭性时,决定胜负的早已不是武器库存量级,而是信息链路的攻防效率。
所以未来,中美两国如果爆发战争,电子战、网络战、雷达战等服务于超视距作战的控信息权争夺将是关键,而一旦有一方彻底控制住了信息,那么任凭另一方的作战装备如何武功盖世,军队如何骁勇善战,都注定难逃对方致命性的打击。
导弹需要平替
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导弹相对昂贵的价格,也是制约导弹发展的一大桎梏。
还是拿俄罗斯做反面教材,前文提到俄罗斯在俄乌战场上曾大量使用伊斯坎德尔等先进导弹。
由于俄罗斯缺乏足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造成了极大浪费,再加上这些导弹的造价极为高昂,最终导致财政进一步恶化以及后勤库存面临巨大压力。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俄罗斯先是被迫启用多款冷战时期已退役的导弹,改装后用于攻击,但效果同样不尽如人意。
又让空天军采用低空飞行投掷铁炸弹的方式对地攻击,结果就是在乌克兰人的防空火力面前,俄罗斯频频损失战机。
这是因为俄罗斯在缺乏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同时,也缺乏廉价的精准打击火力作为替代品,结果被迫在多种困难模式面前做单选题,最终打出了“用劳斯莱斯撞电线杆”的节目效果,损失惨重,这其实就是缺乏低成本精确打击能力的必然结果。
而精确制导打击虽是导弹的专长,但并非没有合适的替代手段。俄罗斯在战争后期,通过将旧有炸弹改装成精确制导的滑翔炸弹,就合适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乌克兰方面,利用无人机、雷达乃至马斯克的星链进行侦察,然后利用火炮覆盖,将火炮炮弹作为导弹的替代品,实现精准打击,也是一种新的思路。
而这两种思路的关键,同样是发现即摧毁模式中的发现环节,即通过合理的战场态势感知先发现敌人的火力布置,再通过自身的精准打击能力,在敌方反应之前进行攻击。
而对应到未来可能爆发的中美交战,考虑到导弹造价昂贵且是易消耗品,中美两国必将在围绕信息做文章的同时,将对抗转向“以低成本可消耗武器构建不对称优势”的新范式,利用无人机、鱼雷、滑翔炸弹、水雷等武器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这就对两国的工业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形势看,工业实力强劲到被誉为制造业克苏鲁的中国,与正在执行去工业化政策的美国相比,无疑更具优势。
结语
由此可见,在未来中美可能的冲突中,导弹虽然依旧是威力巨大的 “杀手锏”,但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是围绕信息控制权展开的全方位较量和工业实力的巨大比拼。
谁能在电子战、网络战等领域占据上风,获取更准确、更及时的战场信息,限制对方的信息获取和使用能力,谁就能在这场潜在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与此同时,谁能够及时通过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补充资源,谁就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这不再是单纯的导弹对射,而是一场 涉及太空、电磁频谱、网络空间等多个维度的立体信息战和全方位工业制#夏季图文激励计划#造能力的体系对抗。
它将彻底颠覆传统的战争模式,重新定义 “胜利” 的概念,将战争推向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发展阶段。
参考资料: 1、凤凰卫视《中国超视距空战导弹生产线曝光 新技术可侦测美军隐形核潜艇》 2、新华网《极限挑战: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锤炼“发现即摧毁”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