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今中国书坛“草书四人组”的重要成员之一,王厚祥先生承担起了振兴当今时代狂草书的重任,作为曾经的“沈门七子”之一,王厚祥先生继承沈鹏先生遗志,以抒发个性为目标,传承和发展传统书法艺术。
当今社会对书法的审美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民众始终坚持实用型传统书法审美,而书家则更崇尚颠覆传统的创新突破。
作为当今书坛草书领域的积极探索者,王厚祥先生和其他草书家一样饱受“丑书”诟病,而他最受争议的话题还在于他立志要超越于右任和林散之这两位近现代草书大家。
这一争议的始末缘由不必复述,今人书法能否超越古人也不必在此论证,只是王厚祥先生认为今人要有超越古人的雄心壮志的观点,倒是值得当今社会普遍缺乏自信的人们警醒。
这不是一种狂妄自大,而是对追逐理想的信心和鞭策,充分体现了王厚祥先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如果大家都畏惧超越古人,甘于落后,甘于躺平,那么书法还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发扬光大吗?
从王厚祥先生的作品中,也能明显看出他对传统书法的捍卫,以及对时代书风的理解,赋予传统书法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是王厚祥先生超越古人的途径,推动书法与时俱进本身就是一种超越。
从王厚祥先生的草书中可以明显看出怀素的味道,这得益于王厚祥先生对晋唐笔法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体现了王厚祥先生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力。
王厚祥先生的草书作品没有太多刻意的修饰,没有当今书坛常见的夸张造型和墨法,更多的体现出自然率真,用流畅、润泽的笔触,营造出一种清秀、洒脱的意象。
王厚祥先生这种简中求真的草书风格,更体现出他对传统书法审美的深刻理解,书法不是炫技,于朴实中绽放光芒才是最高境界。
傅山认为书法要“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这一理论深受后人尊崇,王厚祥先生草书似乎就是对此理论的践行。
从王厚祥先生的草书中可以明显体会到他的继承多于创新,这种略显保守的理念在当今书坛已属另类,然而不急于求变,耐心求艺,踏实做艺也许就是王厚祥先生学书的准则,也是成就他当今书法地位的根本。
不过王厚祥先生并没有只继承不发展,从他的草书作品中也能看到他汲取了王铎书法的营养,与怀素的风格相融合,形成了婉转流畅的面貌。
在草书四人组中,王厚祥先生显然代表了深度继承,这也是当今书坛尚存但是却较少的一类理念,王厚祥先生当属其中的佼佼者。
看王厚祥先生的草书,能够让人心情平静下来,忘却烦恼,收敛浮躁,从他那紧实、干净的线条当中体会韵律的起伏和心灵的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