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选首场辩论会结束,谁都没想到,中国却成为了主要话题。曾表达中立立场的李在明被指责“亲华”,受到多党围攻,要是执政党不下台,中韩关系恐怕没出路。
四党候选人辩论
韩国大选在即,首场电视辩论日前落下帷幕,韩国4大总统候选人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但是却被媒体评论,各方都未真正展现各自的政策优势,而是进行了一场“斗嘴”大会。值得注意的是,明明是韩国大选辩论会,中国却成为主要话题,经贸民生反成陪衬。
而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因主张对华务实合作,被对手围攻为“亲华政客”。此前,李在明曾表示韩国不应该介入台海问题,这也成为他此次被多党候选人围攻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民力量党在经历尹锡悦退党后,可谓扫清阻碍,火力全开。该党候选人金文洙表示,李在明所谓的“亲华”言论,要是让美国听到了,可能会对美韩同盟造成不良影响。而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更是用了一个非常不恰当的比喻指责李在明。
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
他表示,李在明提议韩国不要在两岸关系上插手,已经是非常“亲华”的言论,如果美国也持有“朝韩打起来美国也无所谓”的立场,韩国非常难办。这句话无疑是说韩国必须插手两岸问题,如果不作为,恐怕会破坏与台湾地区的关系。
这番无稽之谈出现两个重大漏洞,一是将台湾比作“国家”,没有遵守“一中”原则,二是公然表态介入台海议题,站在了中国对立面。对此,李在明也表示,他不认为他“亲华”,一味给他贴“亲华”标签,是非常不妥的。
民众观看电视辩论
李在明主张的是务实的多边外交,他表示,美韩同盟固然重要,但是韩国不能把鸡蛋都放在这一个篮子里,中韩关系、中俄关系同样非常重要。目前,韩国的外交政策过于极端,极度亲美,必将损害韩国的国家利益。
李在明说的句句有理,作为韩国人民和韩国政客,他怎么可能为中国说好话,究其根源不过是为了韩国国家利益考虑,而政见不同的韩国执政党,却给他贴上了“亲华”标签。韩国选举的攻防战,中国为啥成了政治靶标?
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系统、推动美日韩军事同盟等行为,将韩国推向中美对抗前线。保守派候选人借机渲染“中国威胁论”,将李在明主张的平衡外交污名化为“亲华战略”。这种炒作既能迎合部分选民的反华情绪,又可转移对国内民众对高房价、青年失业率等民生问题的关注。
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
目前, 韩国社会存在“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认知分裂。这种矛盾心态被政客利用,李在明的务实主张被贴上“背叛盟友”标签,实为韩国近代“事大主义”传统在新时代的变形。
若李在明胜选,中韩自贸协定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韩政府将在台海问题上保持谨慎,并且反对美国在韩国继续追加部署萨德系统,不论是半岛还是东亚,可能出现新的和平局势。但是,李在明也将面临美国和国内反华派的限制。若执政党继续执政,中韩关系可能不会出现太大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