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美国驻华大使深夜抵京,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中美,两国关系究竟该怎么处,这位大使没有妄下定论,就等着中国一锤定音?
新任美国驻华大使戴维·珀杜还有一个中文名庞德伟,他已经抵达北京,向中方递交国书之后,将正式开启自己在北京的职业生涯,在中美关系敏感的时刻,他的到来给中美关系增添了新的变量。
到京第一件事:宣传美国!
庞德伟一到北京,就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宣布了相关消息,虽然他只说了短短的2句话,但就是这两句话,也让让中国不再对他抱有幻想。
珀杜在简短亮相后,面对中外记者,依然离不开老调重弹——“让美国更安全,更强大,更繁荣”。全程强调“美国优先”,字眼里只见美国,看不到中国。
中方反应更加耐人寻味。第一次面对媒体提问的时候,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例行祝贺,说的却是三句话模板,“中美应坚守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大原则”。
后一天,国内媒体联动,延续相关表述。更高明、更克制但绝无热情。北京方面的这份冷静背后,藏着硬核信号。中美关系此刻只需表达底线,无须虚伪热情。
戴维·珀杜,几周前,美国参议院以67票赞成通过了他的任命,这一数字远超半数,显示出他在美国国内政治圈内的强大支持力。
而这种支持,并非源于他温和的外交理念,而恰恰是因为他鹰派的立场、对华的强硬态度与特朗普政府形成了高度共振。
他不是来搞友好的,至少从他的言辞来看,合作、共赢、互信——这些词汇,在他辞典中出现的频率,远低于“安全”“强大”和“美国优先”。
在登陆北京的第一时间,他没有选择拜会中国外交部官员;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客套讲话;他选择的第一个平台,是个人社交媒体。
看来,美国把庞德伟送来,不是为了改善关系,而是要在既定政策下,继续加大施压。而庞德伟本人其实也早有前科。
他在担任参议员期间,就曾推动过多个对华技术封锁法案,也积极支持对台湾进行军事合作,还曾在听证会上表示“中国是全球秩序的最大威胁”。
和上一任美国驻华大使相比,庞德伟上任更像是来执行特朗普的政策。庞德伟在多个场合强调,他代表的是美国人民和特朗普总统,要“推进美国利益”。
究竟是“中国通”还是“特朗普传声筒”?
这位庞德伟,今年七十有五,可不是外交圈里的老面孔。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几十年,锐步、达乐这些大牌都干过高管,亚洲市场更是门儿清,据说还懂几句广东话。
早年间,他还琢磨着怎么把美国货卖到中国的三四线城市。按说,这么个“中国通”,该懂些迎来送往的门道,知道怎么跟中国人打交道才对。
可怪就怪在,这位老兄近些年调门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成了华盛顿对华强硬派的代表。究其原因,还是他背后的老板——特朗普。特朗普相中他,图的就是个“忠诚”二字。
庞德伟是特朗普“选举舞弊论”的铁杆粉丝,国会山闹那么大动静,他照样力挺。这份“忠心”,让特朗普觉得把驻华大使这关键棋子交给他,心里踏实。在华盛顿那地界儿,有时候“听话”比“能干”管用多了。
所以 ,庞德伟这趟北京之行,与其说是来促进友好,不如说是带着特定任务来的。他更像是个意志坚决的执行者,而不是来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这一点,从他踏上中国土地的第一刻起,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加掩饰。
庞德伟前脚刚到,美国那边后脚就递上个“下马威”。就在5月15号同一天,美国国务院拿“涉及伊朗导弹项目”说事儿,对中国和伊朗的一些企业个人挥起了制裁大棒。这套路不新鲜,还是熟悉的配方,这时间点卡得,明摆着是给新大使的亮相“助兴”。
这下子,大家心里更有数了:指望这位新大使来给中美关系降温,恐怕是黄粱一梦。他自个儿也说了,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新战争”,还点名道姓说中国在这场“战争”里越来越“积极”。这话听着就扎耳朵,火药味十足,跟他那位前任伯恩斯比,庞德伟明显更“冲”。
伯恩斯好歹是职业外交官出身,就算两国关系再僵,面子上的客套话还是会讲究一下,不至于把话说绝。
可庞德伟,经济账可能算得精,但外交经验几乎为零。这感觉,就像是派了个公司的财务总监去当外交部长,专业不对口,路子也必然迥异。
他那句“让美国更安全、更强大、更繁荣”的开场白,细品之下,信息量可不小。首先他的发言就能看出安全置顶,这可比以往单纯强调经济繁荣更进了一步,暗合了美国把中国视为“系统性威胁”的调门。
其次是零和博弈,只谈美国利益,连句“合作共赢”的场面话都省了,摆明了就是要从中国身上捞好处。还有就是别抱幻想,他就是来施压的,指望他帮忙改善关系?那是想多了。
中国有底气硬气回应
对于庞德伟的到任,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也颇值得玩味,仅仅表示“愿为其履职提供便利和协助”,连句场面上的“欢迎”都没说。这态度挺明确:你的来意,我们清楚。我们的红线,你也得明白。
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想挑事儿?奉陪到底,但我们不会跟着你的节奏乱了阵脚。
说到底,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是一个大使就能轻易扭转乾坤的。庞德伟的到来,更像是当前紧张关系的一个缩影和延续。他扮演的,更多是执行者的角色,而非决策者。真正左右两国航向的,还是各自根深蒂固的国家战略和不可退让的核心利益。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不妨静观其变,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美国想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各种牌都打过了,结果呢?中国非但没被打垮,反而在重压之下,把不少短板给补上了,产业链韧性更强,工业体系也更完整了。
所以,不论这位庞大使接下来准备打什么牌,是真心想当个“传声筒”,还是存心要做个“搅局者”,中国都有自己的战略定力和发展节奏。
想单靠打压别人来实现自身的“安全、强大和繁荣”,历史早已给出答案:此路不通。这盘棋,还得慢慢下,我们有的是耐心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