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舞台最近可热闹了,伊朗突然放软身段,对着美国说:制裁撤了,核问题就好说。
而中俄伊这个“铁三角”却要悄悄在北京密会,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伊朗跟美国顶了几十年,怎么突然就有了服软的意思?而这个看似稳固的“铁三角”,真有那么铁吗?
中俄伊“铁三角”
伊朗最高领袖的高级顾问沙姆哈尼最近一番话,在国际上可是掀起了不小的风云。
他通过美国媒体放出风声:只要美国全面松绑经济制裁,伊朗在核问题上愿意大幅让步,甚至可以签署一个带附加条件的协议,承诺不搞核武器。
这话从伊朗强硬派大佬嘴里说出来,着实让人意外,要知道,过去多少年,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姿态,都是“核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强硬得很。
伊朗这边风向似乎变了,同时还有另外一件事值得注意,那就是今年3月份中俄伊三国在北京专门就伊朗核问题进行闭门磋商,这个时间点,这个组合,意味深长。
想当年,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最忌讳的就是中俄伊三国抱团,如今美国四处树敌、极限施压,反倒像是在把他们往一个篮子里赶。
要知道,国际社会上,这“中俄伊铁三角”的说法喊了这么久,这次动真格要坐下来谈核心问题,是不是意味着这个“三角”正在走向现实呢。
“铁三角”听着唬人,尤其在美国的压力面前,这三家似乎该抱团取暖,但国家之间,哪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俄伊能凑一块儿,更多是在特定问题上、特定时期内的相互需要,指望他们目标一致、生死相随,恐怕还是有点不现实。
就拿这次俄罗斯胜利日阅兵来说,俄方邀请了以色列,却对伊朗爱搭不理,甚至都没有邀请,这种关系亲疏,明眼人都能看出个大概。
不过,这次北京谈核问题,分量就不一样了,如果说以前的联合军演,伊朗派些老船去充当“气氛组”,那核问题这种核心议题的磋商,至少说明在某些共同挑战下,他们还是有坐下来协调立场、共商对策的意愿和动力。
伊朗为何不得不变脸?
伊朗走到今天这一步,态度变软说白了也是迫不得已,毕竟经济上的苦日子,一直困扰着伊朗,眼看越收越紧,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自从1979年革命后,美国的制裁就没断过,尤其是特朗普政府那套“极限施压”,真是往死里整,导致伊朗石油卖不出去,金融渠道被掐断,工业品进不来。
国家财政空虚,老百姓日子难过,物价飞涨,工作难找,2022年因阿米尼之死引发的抗议,就是因为经济民生出现难题,民生受不了了。
而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又宣布了新的制裁,盯上了伊朗石油石化行业,在这样的经济重压和制裁下,恐怕没有哪个政府能够扛得住。
在军事上,伊朗也是有心无力,号称六十万大军,可手里家伙是落后太多,空军还是靠上世纪七十年代的F-14和米格-29撑场面,零件难搞,维护烧钱,能飞起来就不错。
海军也就是些小快艇和老潜艇,吹嘘的防空系统,虽有俄罗斯S-300,但是碰上以色列F-35隐身战机,多半抓瞎。
2024年10月以色列空袭叙利亚的伊朗目标,伊朗防空系统全程“静默”,这技术差距摆在那,自己捣鼓的导弹无人机,精度、数量、体系化能力,跟军事强国没法比。
更棘手的是,伊朗军队存在“双轨体制”,国防军与革命卫队彼此不和,导致资源分散、指挥体系紊乱,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员或许对美式装备仍存 “偏好”,但美国却拒绝出售相关装备。
中俄各有各的精明算盘
中国在伊核问题上,一直扮演的是“劝和促谈”的角色,作为伊核协议签署国,中国反对单边制裁,主张对话。
外交部也说北京会晤是为了“恢复对话谈判创造条件”,中国提出的“双轨并进”思路也是想另辟蹊径,可别忘了,中国去年成功斡旋沙特和伊朗复交,从这就能看出,中国在中东是有影响力的。
而俄罗斯呢,更像是个“制衡者”,跟伊朗能源、军事合作紧密,之前的“北南走廊”,就帮助伊朗提升了防御。
普京也提过愿当美伊谈判中间人,这样做对于普京来讲,不仅缓和了自己和西方的关系,更是巩固了自身在中东的地盘。
中俄在伊核问题上的协调,不光是给伊朗撑腰,更是想在中东构建一个摆脱美国主导的多极化安全架构,从短期看,无非是协调立场,摸摸重启伊核协议的底,也许能谈出个“分阶段解除制裁换伊朗限制核活动”的路子。
可是从长期来说,如果中俄伊合作能深化,也许真能推动建立一种新的地区安全机制,减少外部干预,甚至给叙利亚、阿富汗这些烂摊子带来新思路。
话说的很漂亮,但实际上需要面临的挑战也是非常大的,美国会不会。加码制裁搅局?欧洲国家态度会不会摇摆?这些都还不好说。
而且伊朗国内强硬派和温和派的分歧,也会影响谈判进程和结果的稳定性,所以说白了这次伊朗的转向,多半还是因为内外交困下的现实选择。
对于伊朗来说,政权要稳,百姓要吃饭,经济命脉快断了,国内民心不稳,外面威胁还在,这时候再光喊口号没用,保住国家,让人民能喘口气,才是当务之急。
如果这次能换来喘息机会,让伊朗和它的人民缓过劲儿来,也算熬过一劫。
可话说回来,两千多年前,汉朝史官评价安息(古代伊朗)“兵弱”,这话今天看似乎也没过时,你看中国三艘航母快成军,055大驱带高超音速导弹,俄罗斯靠卖油气也能维护核武库,跟这俩比,伊朗军事现代化差得远。
这次妥协对于伊朗来讲,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赢取时间,但是要想真的跳出“兵弱挨打”的圈子,还是有着很多问题存在,需要一一解决。
参考信源
央视新闻2025-05-15——即将达成 特朗普称伊朗已经同意有关核问题协议的部分条件
光明网2025-05-06——俄罗斯与伊朗两国总统通电话 讨论伊美核问题谈判等问题
澎湃新闻2025-05-15——中俄伊三角成不了!5月16日,中国两千年前就已经把伊朗看穿!
中国新闻网2025-03-13——中方:中俄伊北京会晤旨在为早日恢复对话谈判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