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在大理州云龙县苗尾乡鲁羌社区的人民公园里、苗尾广场上,孩童们追逐嬉戏,老人们围坐在花坛旁话家常,广场舞曲的旋律与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幸福宜居新画卷。

“以前没有广场和公园,我们便三五好友相约,在路边的空地上凑合跳跳广场舞。现在家门口就建好了公园,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我们提供了休闲场所,我们的邻里关系也更亲近了。”鲁羌社区群众周学顺感慨地说。

鲁羌社区是苗尾水电站移民集中安置区,搬迁初期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为了让移民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真正由“移居”变“安居”,社区积极向上汇报,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积极谋划并组织实施了一批群众期盼已久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总投资1649.94万元的“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项目于2024年12月启动,重点在社区实施特色街道景观改造、100余处门前花坛建设及3个口袋公园打造。

鲁羌社区通过“见缝插绿、拆违建园”,将闲置边角地、废弃宅基地等因地制宜修建成小花坛、打造成口袋公园,花坛用于绿化和种植蔬菜,口袋公园则增设健身器材、休憩长椅,完善道路、路灯等配套设施,并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让移民群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变成了现实。

截至今年4月底,鲁羌社区已建成口袋公园2个、改造门前花坛50余处,惠及群众1500余人,其中移民群众655人。“这些小公园、小花坛为社区增添了一道道亮丽风景,大家常聚在这里聊家常、议村务,生活在这里越来越舒心。”看着眼前这个美丽宜居的社区,移民群众对未来新生活有了更多美好的憧憬和期盼。

近年来,苗尾乡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突出宜居、宜业,聚焦民生福祉、项目建设、基层治理,抢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将门前花坛和口袋公园建设作为人居环境提升、社区治理优化的突破口,让方寸之地成为绘就移民新生活的“点睛之笔”。苗尾乡党委副书记杨瑞标介绍,下一步,苗尾乡将探索“景点+产业”模式,引入温泉康养、生态养殖等新业态,让“小景观”持续释放“大能量”,让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红利惠及更多移民群众。( 字梅霞 旷宏飞)

来源:大理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