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通讯员 孟燕燕 宋智达
三月杏花落,五月金杏熟。眼下,南乐县西邵乡的红杏迎来了丰收的季节,金黄色的杏林,散发出诱人的果香。“我们今天来摘这个杏子,又大又甜,一口一个,根本停不来!我要摘点回去给老家人尝一下”来南乐县旅游的罗女士高兴的说到。放眼望去,游客们提着篮子穿梭在杏林中,果农们也忙着采摘、分拣,一派丰收景象。
西邵红杏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口感极佳,甜度高,香气浓郁。据了解,西邵乡种植的红杏品种主要为大红、二红、沿枝条、麦黄杏等13个品种。在杏树的管理上该乡一直秉持着科学、绿色、可持续的理念。西邵红杏种植地土壤富含多种元素,对果树施用农家肥同时搭配适量的化肥,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例如,在春季萌芽前,每亩杏树施入300公斤的农家肥和适量的氮肥,促进新梢的生长和花芽的分化;在果实膨大期增施磷钾肥,极大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预计亩产量8000 斤,总产量将达到 2万吨左右。
“在害虫防治方面我们主要是采用生物防治,禁止喷洒农药,依靠麻雀、山雀、布谷鸟等自然存在的害虫的天敌,利用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控制害虫的数量,在确保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保障了果实的品质安全。”西邵乡种植大户介绍到。此外对杏树进行整形修剪,去除枯枝、病枝、过密枝等,保留健壮的结果枝组,通过修剪调整树冠的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杏树的生长和结果。同时对杏农提前培训红杏的采摘方法,避免在采摘过程中对果实造成损伤;在采摘工具方面,指导杏农准备足够数量的果篮、果梯、剪刀等工具,多举措为今年的高产奠定基础。
为了延长红杏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该乡在杏脯加工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目前红杏加工厂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拥有标准化的加工设备,如清洗机、去核机、烘干机、包装机等,能够满足目前红杏加工需求。在加工工艺方面采用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出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的杏脯。在产品创新方面,开发了原味、甜味、辣味等多种口味的杏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销售方面制定多元化的销售策略。一方面除了依靠路边零售、游客现场购买、水果商批发等渠道外,还积极与各大超市、水果店、红杏加工厂等销售渠道建立合作关系,将杏脯产品推向更广泛的市场。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电商销售渠道,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开设电商店铺等方式,将杏脯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同时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举办线上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此外还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美食节等活动,并邀请游客们来西邵乡体验采摘红杏,拓展杏脯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西邵乡的红杏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红杏产业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西邵乡党委书记李军永说。
审核:张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