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与胡塞武装停火,是因为美方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并且没有迹象表明行动能很快结束。《纽约时报》还表示,在对胡塞武装开展军事行动期间,数架美国F-16战机和一架F-35战机也险些被胡塞武装击中,这说明美方人员伤亡的可能性切实存在。近日,美国“战区”网站报道了F-35险些被导弹击中的更多细节。一名美国官员向“战区”证实,在“莽骑兵”行动期间,一架美国F-35隐形战斗机险些被胡塞武装发射的防空导弹击中,并不得不采取规避动作。
特朗普(资料图)
“战区”网站称,目前仍无法确认,险些被导弹击中的F-35是空军型号,还是海军型号。美国空军的F-35A战机已于3月部署中东,而驻扎在该地区的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则搭载着F-35C型战机。“战区”网站称,胡塞武装装备有巴克-1和巴克-2型防空导弹,这两款导弹的最大射程分别为50公里和70公里,其最初技术可以追踪到苏联时代开发的SA-6和SA-11防空系统的拦截弹。
天下闻名的“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在红海很憋屈、很尴尬,而且故障频繁、事故频繁,F-18“大黄蜂”已经出现了若干危险事故。如果F-35在也门坠落,特别是被胡塞武装打下来,击落F-35战斗机,这个广告效应会让美国武器装备在国际市场上大打折扣。这也说明,通过现在新型的防空体系和其他要素的融合,高端战机在游击性的导弹攻击面前,未必显得高端。
特朗普(资料图)
美媒《纽约时报》称,由于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中,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规模空前”,引发了美军五角大楼应急规划人员的担忧,这将导致台海战备弹药严重不足,美军兵力被牵制在中东地区,美军储备的弹药将被消耗在也门地区,最终只能让美国失去军事干涉台海的条件。尤其是,美军为了一个小目标,而持续消耗自己本已不多的库存,而且美国国内军工产业还无法快速补充。
另据路透社和《以色列时报》近日报道,美国官员表示,在美国与胡塞武装达成协议,并且与伊朗进行多次谈判后,美军部署在印度洋迭戈加西亚空军基地的B-2轰炸机已经撤回美国本土,美军对胡塞武装的空袭行动也已经结束。美国国防部3月向迭戈加西亚的军事基地部署了多达6架B-2轰炸机,并利用这些飞机对也门胡塞武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轰炸行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表示,在局势缓和后,这些B-2轰炸机已撤回本土,美军改为在迭戈加西亚部署B-52轰炸机。
那么,美国通过部署B-2,到底得到了什么好处?据澎湃新闻近日的报道,在美伊举行多轮会谈的背景下,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通过其顾问透露,德黑兰准备“在一定条件下”,与美国签署新的核协议,“以换取解除经济制裁”。哈梅内伊是伊朗的最高领导人,对美强硬派的代表人物,他曾表示,“美国人连签字都不能信”,也曾表示,绝不会接受美国的“霸凌要求”。
哈梅内伊(资料图)
尽管停火协议暂时降温了冲突,但红海航道安全、也门内战僵局、美以关系协调等问题仍悬而未决。B-2的撤离不是终点,而是美国中东战略再平衡的起点——如何在盟友安全、能源利益与军事成本间找到新支点,将考验下阶段的外交智慧。这一事件揭示出现代国际冲突的典型特征:军事手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外交斡旋与利益交换成为破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