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何光华:破解世界级难题的“电缆魔术师”



何光华在长电缆敷设现场指挥。

何光华在220千伏红旗变电缆隧道巡视。

何光华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党支部副书记

扎根电缆施工运检一线20余年,带领团队历时8年攻克世界性难题,首创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她就是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何光华,在电缆工程领域有“电缆魔术师”的美誉。

2023年,何光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心系绿电发展,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中的“充电焦虑”发声,推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勇于攻坚,实现电缆无损施工

2000年8月,大学毕业的何光华进入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工区电气试验班工作。没人料到,这位姑娘十几年后会改写世界电缆工程史。

“高压电缆又粗又硬,电缆通道环境复杂,传统敷设施工中分段接续的方式存在敷设效率低、固定不当损伤、微小损伤难以检测等问题,这些问题国内外都没有解决方案。我一直在想,传统电缆施工工艺能不能体系化提升?”何光华开始琢磨,这也成为她职业生涯的“动力源”。

2006年,何光华带领团队开始研究电缆整段无损敷设技术。当时,电缆整段无损敷设尚属世界难题,没有数据积累,没有模型公式,更没有先例。她带着团队驻扎工地进行实地分析,泡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深入相关行业开展调研。

电缆整段敷设的关键在于牵引力的控制,每经过一个弯道,牵引力就会大幅增加。传统敷设方式下,单段电缆长度仅三四百米,整段敷设时拉力可能突破电缆承受极限。

何光华带着团队收集了上千个工程的基础数据,在条件简陋的工具大棚间反复进行模拟试验,建立不同工况的弧形分段组合模型,开发出复杂环境下输送机组响应同步控制系统,首创高落差高压电缆三维精准同步敷设技术,保障了整段电缆同步均匀移动。她还发明了无级控制调节的三类配套工具,可实现电缆自动化布设一次到位,效率提升5倍以上。

“无损敷设实现了,无损固定呢?微小损伤检测呢?”何光华趁热打铁,将一个又一个行业难题提上“解题”日程。

2014年,何光华团队在全球首创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实现了高落差高压电缆敷设由“分段再接”向“整段敷设”的重大变革,单段电缆长度从原本的三四百米延长至几公里。

这项填补了世界空白的体系化技术成果,在201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如今,这项技术不仅在全国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等行业规模化应用,还成功输出到新加坡、俄罗斯、哥伦比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十多个国家。

持续努力,推进绿电绿证服务全市覆盖

打造绿电绿证“15分钟服务圈”,是何光华2024年一直调研推动的议题。绿电是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趋近于零或零排放的状态,主要来源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较低。绿证是绿色电力证书,是国家对发电企业所生产的每1000度绿色电力颁发的具有唯一代码标识的电子凭证。

何光华在工作中发现,不少外向型企业在购买绿电时面临最新政策不清晰、交易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难题。上门了解这些企业对绿电服务的需求后,她向无锡供电公司营销部建议,推进绿电绿证服务覆盖无锡全市64个供电营业厅。

由于绿电交易政策和绿电资源变化快,很多企业没有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购买绿电的积极性不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何光华第一时间反馈到无锡绿电绿证服务站。“服务站的青年员工们历时4个月,开发出无锡绿电绿证小程序,已于2024年12月正式上线。”何光华欣喜地说。现在,用户只需通过小程序登记需求,无锡供电公司的能源管理师就会上门进行需求洽谈,量身定制绿电交易方案。

“提升绿电绿证服务水平,不仅能帮助外向型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绿色要求,提升企业竞争力,也是我国为实现‘双碳’目标应尽的责任,我将持续关注这个方向,努力推动相关建议的落实。”面对未来,何光华信心满满地说。

四处奔走,记录民情为群众发声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在高标准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何光华四处奔走调研,记录下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积极主动为群众发声,反映他们的诉求,帮他们解决问题!”

2024年全国两会上,何光华提交《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此前,她在调研时,不少新能源私家车主和运载商用车主提到充电换电难等问题。以此为线索,她专门走访调研了江苏、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十余个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并与车企、运营商及用户多次沟通交流。

针对发现的问题,何光华建议,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协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居民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力度,加大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等,得到国家相关部委高度重视。

在履职过程中,何光华积极参加检察机关的活动,见证了检察监督推动校园周边噪声整治、电力设施保护等工作。

2024年8月,何光华在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活动时提出,希望检察机关加强对电力设施保护情况的监督,无锡市两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

电力设施分布广,周边环境复杂,影响其安全的因素多,跟进监督难度大。为确保监督工作顺利推进,无锡市检察院检察长带队进行实地走访,锡山、惠山两个区检察院分别成立检察长牵头的工作小组,多次赴现场进行调查,召开磋商会,通过制发《隐患提示函》等,推动相关部门加快处置特高压输电设备的隐患风险。

今年3月,锡山区检察院对何光华提到的途经某农业产业园的特高压输电线周边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案件化办理,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向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形成整改合力,推动重要电力通道的隐患治理工作。4月7日,该院上门向何光华反馈案件办理情况。目前,职能部门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

谈到对检察工作的建议,何光华希望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在护航安全生产方面持续发力,以个案办理助推辖区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编后:

执着、创新、担当,何光华代表用20余年诠释着“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从电缆敷设技术攻关到全国两会上为民发声,何光华代表左手握着世界领先的专利证书,右手牵着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这位被称作“电缆魔术师”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以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之路上步履铿锵。(卢志坚 沈林 贺俊丽)

来源:检察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