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员是文物与游客之间的桥梁。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就有这样一位被称作“段子手”的讲解员。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千年石碑不再冰冷,让文物活起来。
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富有张力的肢体动作,在讲解中还不时甩出网络热词的这位讲解员就是白雪松。今天他接待的游客里,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一万多件文物,从哪里看起?石碑内容有什么特别之处?碑刻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和文化?
西安碑林博物馆一级讲解员 白雪松:魁星在古代,谁学习好就靠他了。一手拿着判笔,点斗点状元,单脚踩鳌,这叫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祝你们独占鳌头。其实还没完,还藏着孔子曾经说的8个字“克己复礼 正心修身”。
寥寥数语,清代陕甘提督马德昭当初藏在“魁星点斗图”里的文字游戏,就在白雪松的讲解下变得有趣生动起来。2012年,初来博物馆的白雪松,还只能照本宣科,背诵文物信息。后来他发现,循规蹈矩的解说词,难以吸引参观者,对于碑刻后的文化普及也收效甚微。于是,他尝试着改变风格。
西安碑林博物馆一级讲解员 白雪松:一定不要让别人觉得给你上课,这样就完蛋了。一定是大家在聊天过程中,在一个很有松弛感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得到了知识,这种是最好的状态。
把千年石碑中的内容择优选精,寻找与当下生活中的关联,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贯穿在历史信息的讲解中,白雪松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一下子拉近了游客与历史的距离。几年前,白雪松开始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讲解西安碑林。幽默风趣的表达,扎实丰富的知识积累,让他的首场直播就吸引了40万人次的观看,最高峰时,2个小时的直播点赞量就超过了500万次。把原本冰冷的石碑文物讲出了热度和温度。随后,他和同事们又尝试通过短视频,扩大文物知识的普及。
2021年,他作为碑林文物《石台孝经》的“国宝守护人”,他还参与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节目的录制。名气越来越大,专程赶来找白雪松讲西安碑林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游客 袁珀:他这个讲解很生动很活泼,容易把你带到过去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中,你的思维会跟着他的讲解一起互动。
游客 韩莹倩:现在这个博物馆热,特别热。好多年轻人、小孩子都很喜欢,所以我觉得博物馆的文博人员也做出了很多的这种创新。
火爆出圈后,有公司挖他直播带货,邀请他拍电影,但是白雪松却选择坚守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每天接待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西安碑林博物馆一级讲解员 白雪松:其实之前我特别爱给大家讲李斯峄山碑上的皇帝两个字。你没练过书法,2000多年前的篆书你能认出来。这就是咱们的血脉相通,这就是中华文化流传。讲的是博物馆,讲的是中国书法,讲述的是文物,讲述的是碑石背后隐藏的这种中华文化,我把它用我自己的一种方式解读出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