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山东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大风预警一早就响起来了,菏泽、济宁等地阵风7到9级。沿海局部阵风更是达到10级,能把屋顶的瓦掀翻。
下午风力自北向南慢慢减弱,夜里变成3到4级南风。可别小看这场风,大棚薄膜、晾晒的粮食都得遭罪。
好多老乡早上出门都被风吹得直往后退,心里直犯愁。气温也是上蹿下跳,今天鲁中山区最高才23℃。菏泽、鲁西北倒是有28℃,早晚温差能有10℃以上。
明天南风一刮,鲁西北、鲁中最高温直奔30℃去了。下周内陆地区说不定能到35℃,玉米苗得渴坏了。现在地里的小麦正灌浆,大风一吹容易倒伏。
大棚里的蔬菜刚缓苗,高温一来又得忙着通风。半岛地区夜里还有轻雾,开车的老乡得慢点开。
未来三天没明显降雨,中南部22日后或有小到中雨。老辈人看云识天气的本事还是管用,早早就备好了防风绳。
不过现在更得结合科学办法,大棚骨架要再加固一遍。地膜该补的赶紧补,别等高温把地里的墒跑光了。我个人觉得,这天气变化快,咱得把时间表掰开来算。
播种的老乡瞅准升温间隙,别误了农时。
家里有果树的,得趁着没下雨前补点磷钾肥。沿海的渔船早就该回港了,安全第一。
好多村都在广播天气,提醒大家别不当回事。
去年就有老乡没加固大棚,大风把棚吹塌了损失不少。现在赶紧检查家里的农具,该修的修该备的备。不知道咋下手的,去村头农技站问问,他们有法子。
这场大风就像一场考试,考验咱准备得够不够。高温来了别硬扛,中午别去地里干活,容易中暑。咱农民靠天吃饭,但也得学会跟天打交道。
提前把排水沟挖好,万一降雨多了能及时排出去。
草木灰撒在地边上,既能防虫又能保墒,老办法挺好用。再结合农技员说的叶面肥,双管齐下庄稼长得壮。
天气多变不用慌,只要提前把该做的做了,心里就有底。眼下最要紧的,就是趁着这两天风力小,赶紧动起来。加固大棚、补地膜、储备防暑物资,一样都不能少。
等下周高温来了,咱就不怕庄稼受委屈了。这场天气变化给咱提了个醒,农时节奏得牢牢跟上。该防风的时候别偷懒,该防暑的时候别大意。
村里的老张头已经开始给玉米地铺滴灌带了,咱也别落后。天气预报说的22日后降雨,到底能下多少?
咱先做好准备等着。
不管天气咋变,咱有传统经验加科学办法,心里稳当。最后说一句,赶紧把该干的活列个清单,现在就动手。别等灾害来了才后悔,提前准备才是硬道理。
天气和咱种地的时间表紧紧连着,一刻都不能马虎。记住了,人勤地不懒,提前防灾减灾,秋天才能多打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