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个子很矮,谁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日本人非但不会长个儿,反倒是越来越矮了。

一个民族的高矮有很大一部分跟这个族群的基因有关,但问题就在于,日本人不长个儿,为什么还会越来越矮呢?



“倭”本来就是身材矮小的意思

历史上,日本被称为倭国,明朝的时候,他们不断侵扰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因此又被称之为倭寇。这个“倭”字就是身材短小的意思。太久远的历史没有数据,可以看一下19世纪的对比,就能知道日本人和中国乃至世界的身高差到底有多少。

根据荷兰一个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在19世纪初期,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5cm,对比之下,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这一时期只有155cm,整整矮了10cm之多。



哪怕到了20世纪中前期,日本经过100多年的明治维新发展,民众的营养有所提高,但是平均身高依旧没有什么突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他们研制的坦克和欧美国家的坦克比起来简直就是玩具车,就连中国的男性都没有办法把身体蜷缩进坦克内部。

等到二战结束以后,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大约在160cm左右,也就是说过去100多年的时间,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大约只增长了5cm,几乎没有任何显著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人种基因的先天因素外,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日本人历史上对身体的亏欠太多太久。



从人种的角度来看,世界上不同的人种有着不一样的遗传基因。科学研究也发现,人究竟会长多高,50%~80%的因素是由基因决定的。比如说,一个人的父母个子都很高,大概率他自己的个子也不会很矮。反之,父母个子矮小,他们的子女个头大概率也不会太高。

将这个面扩大,不同族群之间遗传基因就发挥了普遍的作用。欧美白种人的身体相对于黄种人就比较高,就是由于携带的基因组合影响了身材的发育。



但是请注意,先天因素虽然占比高,对个体来说,后天因素也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如果饮食和营养能够跟得上,对身高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日本人在这方面恰恰做的就不够好。或者更确切一点说,历史上的日本人普遍处于一种营养不良的状态。



不吃肉影响了日本人的增高基因

从身体的角度看,决定身高的营养物质包括了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尤其是蛋白质是人体内部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每天蛋白质补充充足的话,就能给骨骼的生长提供充裕的营养。因为蛋白质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分裂和再生,从而也就促进了长骨的生长。



问题恰恰就在于,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窄逼仄、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由于历史上生产力低下,再加上土地贫瘠,粮食产出很低,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又普遍不够,吃不饱饭,又吃不上肉,怎么可能会长个儿?

这种局面在日本持续了上千年之久,最为严重的就在于佛教传入日本以后,日本全国对于吃素又有了着魔般的痴迷,甚至于历代天皇都曾公开下令,要求限制肉食,甚至是禁止吃肉。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公元5世纪以前的日本社会,由于存在普遍的吃肉习惯,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也达到了163cm左右。从公元6世纪开始,日本人吃肉的习惯被改变,虽然平时日本人还吃鱼肉,但是蛋白质明显比不上牛羊肉和猪肉,因此经过700多年的变化,日本人的平均身高缩小到了159cm。到了江户时代,也就是17世纪到19世纪,日本人的身高更是降低到了155cm左右。

改变习惯,一时也长不高

日本人属于东亚人种,客观上的基因原本就对身体长高不利,后天因素又不吃肉,人们的营养普遍跟不上。最终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相传,那些促进身体长高的基因都被筛除出去了,留下来的都是矮子。换句话说,这是一种逆淘汰的模式。



到了近代社会,美国人用武力打开日本的国门以后,西方文化一步步进入日本社会,日本人的饮食观念才彻底发生了改变。简单来说,日本人摒弃了千年以来的素食习惯,开始吃肉。

19世纪,日本大量的学者提出,日本应该全盘西化,哪怕是在饮食习惯上也应该向西方人看齐。在这方面,呼吁声最大的是福泽谕吉。中国人当然不知道这是谁,但是每个日本人都认识他。日本的1万元钞票上印着的就是福泽谕吉的头像。



福泽谕吉在19世纪末提出,日本人之所以不长个儿,就是由于长期不吃肉引发的营养不良。在福泽谕吉的呼吁之下,日本社会从上至下改变了过去的饮食习惯。但是由于此前亏欠的太多,或者说矮个子的基因已经渗透到了日本人的各个阶层,即使拼命吃肉,短时间内也没办法让身体长高。

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前期,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只增长了大约5cm左右,一直到20世纪中后期,日本人的身高才有所突破。



平均身高长了8cm

二战以后,日本迅速进入了经济恢复期,社会各项发展很快,民众的生活条件从20世纪中后期也迅速改善。日本人延续了自明治维新以来的饮食习惯,不但开始喝牛奶,而且也大量的吃各种肉食,营养跟得上了,日本人的后代身高自然也就慢慢上来了。

数据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由原来的160cm左右,逐步长高到了170cm左右,增长的幅度在8cm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也正是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经济增长对人体素质的改变也是相当明显的。



然而,日本人长个子的趋势并没有延续下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人的身高似乎又趋于停止了,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调查数据更是显示,日本人的身高甚至出现了下降。

比如,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最高阶段维持在170.9cm,此后再没有所突破。日本女性的平均身高最高的记录一直维持在158.1cm,从1994年以来,这一平均水平再没有所突破。就连日本人也开始疑惑,为什么身体不再长了?此后提出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先天因素有上限

一种观点认为,从人种基因的角度看,日本人的身高上限就是170cm,达到这个极限以后,由于基因的限制和影响,接下来就很难有所突破了。

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族群中都存在,也就是说,不管一个族群的人身高有多高,都是有一个上限的。当身高增长到一定阶段以后,平均身高就会处于一种不再增长的状态。换句话说,人类的身高没有办法突破自身的上限。



二战结束以后,整个世界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多数国家的平均身高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经过几十年的长个以后,目前这种趋势也都处于平缓状态。如果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日本人的上限应该就是170cm左右,而且在短时间内不管怎么补充营养也无法突破。

毕竟基因的改变需要的时间更漫长,而且要有基因出现真正的突破以后才会有所变化。从人类的角度来看,每个时代的人都看不到基因突变后的结果。



除了先天因素,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日本人的身高之所以停止增长,是因为又受到了一种错误观念的影响。

胎儿在母体内的营养被剥夺了

日本的研究人员此前对1969年到2014年阶段出生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平均身高都有所下降,尤其是那些新生儿时期体重在2500g以下的身高更受影响。



研究人员由此得出一个观点,那就是新生儿的体重如果较低,长大以后身体就会偏矮。为什么这些新生儿的体重会偏低呢?原来在日本社会普遍流行一种观念,应该限制孕妇怀孕阶段的体重。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观点,限制孕妇的体重可以有效预防妊娠中毒症。这种观点随后影响了日本孕妇对体重的要求。



如果要限制体重,孕妇势必就得减少饮食的摄入,自身的营养被剥夺,体内胎儿的营养也就得不到充分的供应。所以现在有日本的研究人员就猜测,正是这样一种观念,使得胎儿还在母体内,营养就被剥夺了。

截止到目前,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与30年前相比,确实下降了0.1cm不管是不是因为上述原因造成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过去30年日本人的身高非但没有增长,确实又出现了下降。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这种趋势还会持续。



结语

很多日本研究人员比较悲观,他们普遍认为,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在基因层面已经达到了上限,不管采取怎样的措施,日本人都很难突破这个上限了。

甚至还有更悲观的研究。2019年的时候,有日本研究人员对19万名日本人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能够促使身体长高的突变基因普遍遭到了淘汰。



换句话说,在日本人的基因中,目前留存下来的普遍又是那些矮个子基因。如果不存在使身体长高的突变基因,那么对未来的日本人来说,他们想要再长个儿,面临的情况就更加不利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