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要求访华后,特朗普连发两文,关税导致的后果,他已很难承受

三天中东行狂揽数万亿投资的特朗普刚回国就放话:愿意访华推动中美关系。

这位前总统突然释放的示好信号让舆论炸锅——两国关系尚未回暖,此时急着见面到底图啥?

翻看特朗普最近的社媒动态就能找到端倪。

他先是点名沃尔玛:"别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家零售巨头刚被曝要求中国供应商加大供货,承诺自行消化关税压力。

但美媒调查发现,沃尔玛所谓的"想办法"就是悄悄涨价让顾客买单。

接着特朗普转头炮轰美联储:"鲍威尔动作太慢,必须立刻降息!"这与他两个月前疯狂甩锅中国的画风截然不同。

五月份他还坚称"中国必须为关税买单",现在却揪着自家企业和央行不放。

态度大转变背后藏着个关键事实:中国根本不吃施压这套。

现在特朗普手里只剩张明牌——把芬太尼相关关税从30%砍到10%。



这招能立竿见影缓解美国通胀,但代价是承认"对等关税"政策失败。

更棘手的是,还有七十多个国家正举着算盘等结果。

只要美国对华降税,这些国家分分钟会跟着中国方案走。

最新动向印证了僵局:白宫已通知七十余国改为书信沟通,说明面对面谈判彻底崩了。

这时候急着约见中国,摆明是想找个体面台阶下。

但中国态度始终明确——要谈可以,先把"美国优先"的架子收起来。

现在全球都在看这场博弈怎么收场。

特朗普团队既想解决国内经济困局,又怕丢了"关税大棒"的国际威信。

中国则稳坐谈判桌,等对方拿出真筹码。

这场世纪博弈的胜负手,或许就藏在沃尔玛的货架和美联储的利率表里。



说到底,贸易战没有赢家这个道理,连普通超市顾客都懂。

当特朗普开始对自家企业开火时,这场强加给世界的闹剧就该落幕了。

中国方案摆在那里,要不要接这个台阶,得看华盛顿什么时候能放下虚幻的霸权执念。

未来的谈判桌上,平等二字比任何协议都重要。

十四亿人的市场不会为威胁低头,五千年的智慧更清楚何时该硬气。

这场关乎全球经济的博弈,终将证明:互相尊重才是最大的赢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