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请勿转载
从大选时,特朗普就一直宣称,他会让俄乌战争“在24小时内结束”。如今3个月过去了,选民们仍然在等他兑现承诺。而现在,他准备拿起电话——直接拨给普京,力图叫停战争。
周一,美国总统亲自宣布,即将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展开直接通话,讨论“立即停火”以及“重新恢复贸易”。然而这场“和平押注”,不仅打乱了外交日程——国务卿卢比奥为此临时缺席欧洲峰会,也再次点燃了全球舆论:特朗普真能靠一通电话终结战争,还是又一次充满戏剧性的“独角戏”?
一场高风险的双边豪赌
原定于土耳其举行的欧洲-乌克兰援助峰会上,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因临时缺席引发关注。鲁比奥本人随后在记者会上表示,特朗普与普京的直接会晤“或许是结束战争的唯一路径”。这一说法,等同于公开质疑传统多边外交手段的效力,也暗示着白宫对普京长期拒绝停火的“拖延战术”逐渐失去耐心。
乌克兰及其欧洲盟友和美国曾向莫斯科施压,要求其接受俄乌30天停火协议。普京拒绝了这一请求,反而呼吁两国在土耳其进行直接会谈。特朗普坚决敦促泽连斯基接受这一要求。然而,泽连斯基表示,只有普京出席,他才会出席。俄罗斯派出的代表团在泽连斯基看来“级别较低”,而普京并未出席会谈。
乌克兰最终也派出了代表团,促成了两国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会谈,并就交换1000名战俘达成协议。
但普京方面态度强硬,既未就乌克兰局势做出任何实质性让步,也未表现出结束战争的紧迫感。尽管他公开宣称“愿意改善美俄关系”,但现实中,克里姆林宫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推进。
而特朗普似乎更关注的是“和平”与“重建贸易往来”。他频频批评美国对乌克兰“过度军事援助”,称这场战争造成了“人员和财产上的不必要损失”。上个月,俄罗斯对基辅的一次袭击造成十余名平民死亡后,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上隔空喊话:“弗拉基米尔,停下来!”
这句短促而具情绪色彩的喊话,是特朗普近期少见的对普京施压之举。然而,与此同时,他又对媒体表示,“我和他会见面。我想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也可能不会。但至少我们会知道结果。即使不能解决,也会非常有趣。”
普京是否会“接招”?
从现有迹象看,普京并未正面回应特朗普的会面请求。与2018年赫尔辛基会晤类似,特朗普再次试图用个人魅力与谈判技巧突破美俄之间的僵局——即便这种做法在美国政界屡遭批评。
回顾2018年,特朗普在与普京的联合记者会上公然为其辩护,称普京“强有力地否认”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行为,并表示自己“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这种立场当时招致美国情报界和两党议员的猛烈抨击。
如今,特朗普身边的代表——包括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被媒体曝光在会见俄方后重复克里姆林宫的宣传用语,更让人怀疑白宫对俄外交是否仍旧“盲信”和“轻信”。
专家警告:这是“外交孤立解除令”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俄罗斯问题专家玛丽亚·斯涅戈瓦娅指出:“普京并不真想谈判,他希望通过拖延和强硬态度获得战略空间。”她进一步警告,如果特朗普坚持单方面与普京对话,且没有迫使俄方让步的前提,只会令克里姆林宫感到胜利在望
正因如此,不少资深外交官和学者担心,这场特朗普与普京的“赌局”,看似剑走偏锋、希望破局,实则可能重演2018年后,美国在国际舞台被质疑“站错边”的尴尬局面。斯涅戈瓦娅补充说:“这将是普京摆脱外交孤立、同时不做任何实质性改变的完美机会。”
特朗普为确保会晤而做出的这一招风险很大,外交政策专家指出,特朗普从第一届政府时期就开始站在普京一边。2018年,特朗普支持普京否认俄罗斯干预2016年大选的说法,并在与普京会面后无视美国情报界的调查结果。
特朗普之后曾发推表示:“为了建设更美好的未来,我们不能只关注过去——作为世界两个最大的核大国,我们必须和睦相处!”
个人化外交的界限
特朗普始终坚信自己的谈判风格可以解决世界难题。他对待普京的策略,是建立在“两个男人、一场对话、一个结果”的设想之上。然而,这种“交易式外交”是否适用于一场复杂的地缘冲突,仍未可知。
随着会晤临近,国际社会屏息以待。对于这场可能决定乌克兰未来命运的通话,所有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这是一场和平的前奏,还是又一次被利用的独角戏?
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