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5月17日,天开津南园开园两周年活动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期间,天开智慧小镇开物园正式开园。包括天津低空经济研究院研发中心、天开中关村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南开大学数据安全成果孵化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
天开智慧小镇项目是天开津南园的重要创新载体,一期项目开物园的正式开园标志着天开津南园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同时项目二期天工园也在抓紧建设,预计今年9月底主体竣工。项目旨在打造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策源地、天开科创园成果转化承载地、科创会展城产业生态聚集地。
百度公司副总裁石清华在活动中介绍,此次百度智能云将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和千帆大模型产业(天津)创新基地落户津南园,旨在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实现算力基础设施化、区域产业智能化升级,立足津南服务天津,助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天开中关村新质生产力创新中心是此次揭牌重点项目中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以“北京研发、津南转化”为途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项目。运营方负责人郑毅介绍,创新中心是津南区与中关村合作的主体平台,通过与高校联动,瞄准科技前沿与“卡脖子”技术,将围绕津南区6条主导产业链,与北京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四个领域,打造天开津南园的特色产业集群,围绕教育、科技、人才、生态四位一体,促进中关村与天开园的有机互动,让创新的种子可以在津南发展壮大。
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作为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整体规划布局中的东翼拓展区,天开津南园经过两年的建设,累计引育科技型企业677家,2024年实现产值营收11.7亿元,2025年至今产值营收9亿元。在创新策源方面,津南园完成了海河教育园、天开津南园、津南经开区“三位一体”管理体制改革;在创新服务方面,设立每年2亿元的津南园发展专项资金,已兑现两批48个项目支持资金858.2万元,设立津南园政务服务中心、天开园首家科技支行落地、启用知识产权保护分中心;在创新转化方面,引进师生校友项目56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9家,18家企业入选天开科创专板,培育欧尚元、普兰能源等9家上市潜力企业;创新载体方面,天开津南园先导区—海棠科创园正式投入使用,天开智慧小镇开物园加快建设,天工园2024年启动建设,累计盘活闲置楼宇厂房41万平方米,引进科技项目100余个,预计新增投资8亿元、产值营收24亿元。
为支持天开津南园的发展,津南区发布了“硕果计划”实施方案,并公布“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榜单。“硕果计划”将通过广泛征集和分级评定,遴选一批高质量待转化科技成果,为项目落地配套专属的硕果基地、硕果基金,提供三方面共计12条支持措施,打造优质科创项目“载体租金-投贷保担-创新服务”全链条支持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针对企业重大技术需求,津南区将通过一对一对接、专场对接会等多种形式促进技术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对接成功的“揭榜挂帅”项目将择优予以最高200万元的资金支持,并积极推荐列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备案。
“如果说‘硕果计划’是为创新源头开渠引活水,那么‘揭榜挂帅’便是为产业需求架桥通坦途。二者双向奔赴、闭环联动,从技术供需双侧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创新生态。”海教园管委会副主任李冬凯表示,天开津南园将紧紧围绕创新创业者和科创服务者的需求动态完善政策和服务供给,打通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梗阻,更好引育创新成果、引聚创新人才、吸引创投资本,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生态,为天开园建设及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津云新闻记者段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