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猫“眼睛瞪得像铜铃”

小松鼠坐姿优雅、一脸“呆萌”

这是一张

招聘“镇楼猫、镇楼松鼠”的海报

“招聘单位”是北京大学


这一本正经中透着幽默诙谐的设计

出自北大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下简称区研院)

2024级博士生孙誉绮之手


左手握着论文数据

右手玩转视觉魔法

孙誉绮用她的“跨界”证明

艺术可以成为“思想的底片”

近日

北京大学区研院

迎来七周年院庆

宣传海报也是孙誉绮设计的

说起来

到区研院读博

也算是孙誉绮的一次“跨界”——

硕士研究生阶段

她就读于北大教育学院

当时,她承担了院里

许多学生活动海报的设计工作

“在科研之余

设计海报会令我感觉

非常放松、非常开心”

孙誉绮说

她的爱好得到了师友的支持

“最激动的还是老师的新书

采用了我的封面设计!”


一次暑期活动中

北大区研院的老师

听说了孙誉绮的这项特长

便委托她为该院

“有朋”系列研讨的其中一讲

设计海报

从此,她开启了自己

从设计学生活动海报

到设计学术活动海报的

“转型之路”


《古典现实主义与大国竞争》海报

科研与设计

都需要在日常不断积累

才能在关键时刻激发灵感

因此,孙誉绮会关注

设计类公众号

积累海报设计风格

配色、排版方面的知识

赏析知名设计师的作品

解析国内外博物馆展览海报

也成了她的常规动作


观看毕加索画展

每到一个地方旅行

她一定会

留上一天的时间给博物馆

观展、临摹

积累灵感的火花



临摹法海寺壁画作品

孙誉绮把学业与爱好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她看来

设计海报和做学术研究

就像是一对 “孪生兄弟”

设计一张海报

需要根据讲座摘要

凝练核心概念

寻找视觉表达符号

根据已有材料设计版式……


孙誉绮把这一过程

看作是学术研究中的

问题界定、文献梳理

以及框架搭建

这样一来

海报设计就与学术研究

变成了“一码事”

在学术研究上

日积月累,孜孜以求

在海报设计中

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将错综复杂的学理脉络

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叙事

在科研与艺术之间

一张张包含巧思的海报

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在设计上

孙誉绮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是“让大家看到海报

会心一笑”

从而兴致勃勃地

点开报名链接


网友评论

设计是思想的绽放

学术是创意的根基

祝孙誉绮

用心浇灌的学术与艺术园圃

都有“嘉树成蹊,繁花照眼”!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文末【】【】,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北京大学、网友评论等

责任编辑:杨昊霖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