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谈判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结局。乌克兰谈判代表称一无所获,俄罗斯谈判代表却称收获颇丰,双方究竟在谈什么?事实上,俄乌谈判的结果从最初便已埋下伏笔。
在与俄罗斯谈判前,乌克兰官员(包括乌梅罗夫、外交部长瑟比加及叶尔马克)与法、德、英、美四国官员举行了会谈。会谈的核心目的是强调:此次谈判的重点在于停火。
泽连斯基也适时发表声明“俄罗斯未表现出足够尊重”——他所指的“尊重”,是质疑普京为何不亲自参与谈判,为何俄方派出的都是副职、代表团级别为何如此低。泽连斯基的言外之意是:俄罗斯代表团级别低,无人能当场作出决策、拍板定案。
但事实上,泽连斯基本人在涉及领土问题时也往往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声称必须考虑。因此,无论泽连斯基是否亲自参与谈判,或是俄方派出低级别的代表团,双方若无法当场拍板,都可能承担历史责任。
此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指出“泽连斯基是个可怜的人”,但强调“俄乌和谈需要给泽连斯基一个机会”。这句话的深意在于:他直接给谈判进程定了性——整个谈判将异常艰难。与此同时,拉夫罗夫还批评称,乌克兰人尤其是泽连斯基的行为“与外交毫无关联”,用他的话来说,“基辅的小丑是个可怜人,完全受西方操控者支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不难看出,拉夫罗夫从一开始就不看好此次谈判,甚至本人也不愿参与。而当泽连斯基指责“俄罗斯谈判代表团是摆设”时,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接反讽,“小丑,失败者“说的是谁?——显然暗指泽连斯基。
在这种充满对立与讽刺的政治氛围中,谈判又怎能取得成果?从一开始,它就注定会无果而终。那么,为何俄罗斯代表团仍称谈判“有成果、有收获”?我们不妨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