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影响世界格局近百年的名字——斯大林,至今仍在俄罗斯引发巨大争议。
2009年,一个自称斯大林长孙的家伙跳了出来,誓要为自己的“爷爷”正名,搅动了一池春水,他叫叶夫根尼·朱加什维利,一个名字就透着股历史尘埃味儿的男人。
一个“天降”的斯大林孙子
叶夫根尼蹦出来说自己是斯大林长子雅科夫的儿子,这话一出,不少人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毕竟,连斯大林唯一在世的女儿斯维特兰娜,也就是叶夫根尼的“姑姑”,都没公开认过这个侄子,叶夫根尼呢?他也拿不出铁证如山的出生证明。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把自己跟那位震古烁今的祖父捆绑在一起,仿佛自己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克里姆林宫的红色血液。
他看不惯如今俄罗斯对斯大林功绩的“选择性遗忘”,尤其是当普京那句“谁不怀念苏联,就是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就是没有脑子”传遍大街小巷后,叶夫根尼彻底炸了。
在他看来,没有斯大林时代的苏联打下的那份厚实家底,哪有今天俄罗斯的崛起?
普京这话,简直是数典忘祖!这番炮轰,在当时普京威望如日中天的俄罗斯,无疑是往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块巨石,涟漪阵阵。
毕竟,普京在老百姓眼里,可是带领俄罗斯重拾大国雄风的硬汉,整顿经济、强化军备,在国际上也是长袖善舞,让俄罗斯的腰杆子又硬了起来。
叶夫根尼这么一嚷嚷,自然吸引了不少眼球,只是这眼球里,惊奇多过敬佩。
姑姑的“启示录”与孙子的“英雄梦”
要说叶夫根尼这股劲儿从哪来,还得提提他那位传奇姑姑斯维特兰娜。
这位斯大林的掌上明珠,从小在父亲如影随形的控制下长大,青春期过得那叫一个压抑。
斯大林一走,她的人生就像脱缰的野马,几番婚姻,甚至在冷战最紧张的时候,嫁了个美国人,跑到了大洋彼岸。
在美国,为了帮丈夫还债,斯维特兰娜写了好几本关于她爹的回忆录。
奇了怪了,美国人本指望她把斯大林骂得体无完肤,结果她倒好,笔下的斯大林不仅有战时“舍小家为大家”的光辉形象,连一些铁腕手段都被她巧妙地“美化”了一番。
这些书,竟然还卖得不错,给她赚了上百万美元。
年轻的叶夫根尼偶然读到姑姑的这些书,一下子就被点燃了,那时候赫鲁晓夫正带头猛批斯大林,搞得斯大林快成了十恶不赦的魔头。
姑姑笔下那个“伟光正”的祖父形象,简直像一束光照进了叶夫根尼的心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他开始有意识地模仿斯大林的行事风格,甚至还成了一名苏联时期的航天工程师,也算是为祖国的红色事业添砖加瓦,苏联解体,对他来说不啻于天塌了,生活也一度穷困潦倒。
“歌颂”祖父,一场孤独的战斗
2015年,叶夫根尼把心一横,砸锅卖铁,把自己那点可怜的积蓄全拿出来,印了一本“歌颂”斯大林丰功伟绩的书。
他想着,得让俄罗斯人民重新认识一下那个伟大的时代,认识一下他那位伟大的祖父。
可惜,这份执着并没换来多少共鸣,除了他那模糊不清的身份让人犯嘀咕,或许也跟他姑姑斯维特兰娜后来的“叛逆”有关,人们对这个家族多少带了点复杂的眼光。
说到底,俄罗斯人对斯大林的情感太复杂了,不是一本半本书就能轻易扭转的。
或许是受了姑姑写书能赚钱的启发,他也琢磨着写点关于斯大林的奇闻轶事,多少能改善一下窘迫的生活。
结果呢?俄罗斯老百姓的兴趣远不如当年的美国读者那么浓厚,稿费也就够他勉强糊口,离“致富”差了十万八千里。
他那颗想要为祖父“正名”的心,大概也因此憋着一股无名火,总想找个地方发泄一下。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法庭闹剧,“碰瓷”普京的“行为艺术”
真正让叶夫根尼火遍全俄的,是一场官司,在2010年左右,有个叫尼古拉的记者,不知从哪儿扒拉出一份文件,说斯大林当年下令对12岁以上的罪犯采取严厉措施。
这报道,跟叶夫根尼书里精心描绘的慈父般光辉的斯大林形象,简直是南辕北辙。
叶夫根尼一看,这还了得?这不光是给他爷爷脸上抹黑,更是断了他靠写书宣扬斯大林功绩的“财路”啊!一怒之下,他把尼古拉告上了法庭,狮子大开口,索赔1100万卢布。
这场官司,与其说是维权,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碰瓷”大戏,叶夫根尼每次上庭,明面上是告记者,实际上枪口却总是不偏不倚地对准普京。
他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普京啊普京,你就是手腕不够硬,没有斯大林当年的魄力,才让社会上这些诋毁斯大林的歪风邪气到处乱窜!
可普京对斯大林的评价,其实挺公道的,普京说过,斯大林执政有错误,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强硬手段对苏联发展确实有其必要性。
工业化、二战胜利,这些功劳普京认,政策的残酷性,普京也没回避。
再说了,普京自己也不是吃素的,收复车臣、摆平格鲁吉亚危机,带着俄罗斯爬出泥潭,那也是实打实的政绩,不比历史上的强人差多少。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历史的尘埃与个人的句号
叶夫根尼的如意算盘自然是打空了,官司打了好几轮,一分钱没捞着,反倒把自己最后那点家底都折腾光了。
当时俄罗斯社会上,要求严肃处理叶夫根尼的呼声也不小,但普京呢?愣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概觉得跟这种跳梁小丑计较太掉价,国家还有一堆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的大事等着处理呢,哪有闲工夫搭理他。
叶夫根尼败诉后倒也没蔫,反而在法院门口扯起旗子,宣称要跟所有“说谎的混蛋”死磕到底,那股子犟劲儿,跟他崇拜的祖父,倒真有几分神似。
有人分析,叶夫根尼折腾这么一通,又是骂普京,又是踩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这些前苏联领导人,同时拼命维护斯大林的形象,指不定就是想博出位,混个脸熟,好歹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捞点好处,毕竟,名气这东西,有时候真能变成真金白银。
可惜,这场闹剧的最终结局,对叶夫根尼来说,是个大写的失败。
2016年12月22日,恰好是斯大林诞辰137周年的纪念日,叶夫根尼在莫斯科街头走着走着,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就这么去了。
他生命的终点,与他祖父的诞辰重合在了一起,给他这执拗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充满历史巧合,又略带几分黑色幽默的句号。
叶夫根尼的故事,不过是俄罗斯面对斯大林这尊复杂历史巨像时,那难以消解的矛盾心态投下的一道小小缩影。
这种争议,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动着俄罗斯的社会神经,普京作为舵手,既要尊重历史,正视那段岁月的复杂与沉重,又要带领国家向前看,在历史的遗产上开创未来。
而叶夫根尼,就像这历史长河中一朵不起眼的浪花,翻腾过几下,便悄然湮灭了。
信息来源:《东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