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麻烦大家右上角点个“关注”,这样就不会错过精彩内容,还能随时查看啦。
德国新任总理默茨刚上任没几天,就对中国发起了挑战,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得从中国的稀土管控说起。四月初的时候,特朗普政府开始实施关税政策,中国随之出台了稀土禁令,这让不少国家都慌了神。
据路透社5月13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在4月底给包头天和磁材公司发放了出口许可,允许向德国大众汽车出口稀土磁体原料。大众公司随后确认了这一消息。
原本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可德国新总理默茨却在此时对中国连续三次表达了强硬态度,让人不禁感叹:拿到稀土后,德国果然翻脸不认人!
默茨的三次强硬表态
5月14日下午,德国新总理默茨在议会发表了首次重要演讲,其中涉及中国的内容引起了广泛关注。
默茨首先提到中国是德国及欧盟在经济合作方面的重要伙伴,接着话锋一转,提出所谓的“战略去风险”概念,声称要减少对中国的“单方面依赖”。
他还表示,中德关系被“系统性竞争和权力政治”所定义,这话听起来很刺耳。
中德两国多年来一直保持密切的贸易往来,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经济早已深度融合,怎么会有“单方面依赖”这种说法呢?
默茨还提到了中俄关系,说他对此“深感忧虑”,并要求中国“为结束俄乌冲突作出贡献”。
俄乌冲突的复杂性大家都清楚,各国应该秉持中立态度,推动和平谈判。然而默茨这番话似乎暗示中国应对冲突负责,显然是想将中国拉入西方阵营。
实际上,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和平谈判,反观某些西方国家却不断输送武器,现在却想让中国背黑锅,这样的逻辑显然站不住脚。
默茨还在讲话中提到要把对华政策纳入“区域战略”,特别强调了印太地区的“战略意义”。
稍加思考就能明白,美国近期一直在推行“印太战略”以遏制中国,默茨此时提及此话题,怎么可能与美国无关?
印太地区本应是各国共同发展的舞台,德国此举只会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破坏良好的合作氛围。
那么,为什么默茨刚上台就急于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呢?从他的背景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默茨曾长期担任“大西洋之桥”协会主席,该组织致力于推动德美合作,他也因此被视为“亲美派”。
如今美国全力遏制中国,默茨的这些举动很可能是在向美国示好。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近年来德国经济表现不佳,社会问题频发,部分德国政客可能希望通过对中国强硬来转移民众注意力。
在这个关键时刻挑衅中国,外界怀疑德国拿到稀土后立刻变脸,这样的指责并不算冤枉。
那么,德国到底有多需要稀土呢?
稀土对德国的重要性
在工业领域,稀土堪称不可或缺的“硬通货”,尤其是对于像德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而言更是如此。
德国进口的稀土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中国,像金属钪和钇这类关键材料,94%以上都要依靠从中国进口。
稀土加工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中国在这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德国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高端机械等产业都需要使用中国生产的稀土磁体和化合物。
举个例子,德国车企制造电动车时,电机中的稀土磁体直接影响着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如果失去中国的供应,生产线可能会被迫停工,成本也会大幅上涨。
前段时间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德国企业立刻陷入恐慌,大众公司赶紧与中国沟通。如今一切恢复正常,他们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德国口头上喊着“去依赖”,但实际上却非常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如果中国真的切断了稀土供应,最终受损的还是德国自身。
中德之间的合作多年来一直非常紧密,自1972年建交以来,两国贸易额逐年增长,直至2023年,中国始终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德国的汽车和机械设备在中国市场销量火爆,大众、宝马等品牌在中国街头随处可见。
中国的电池技术和机器人也吸引了德国企业的合作兴趣,巴斯夫在广东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化工厂,大众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推出30款新能源车型。
中国企业也在德国开展了大量投资项目,2024年,中国在德国的投资项目达到了199个,位居全球第三,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和电池领域表现活跃。
德国企业愿意与中国合作,是因为中国市场庞大且技术进步迅速,与中国的合作能够提升其竞争力。
目前默茨政府高喊“去风险”,但德国企业却不买账,30多家上市公司联名致信政府,要求不要采取对抗策略,而是继续与中国开展正常贸易。
道理很简单,失去了中国市场,德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德国目前处于一种矛盾状态,经济上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和市场,但在政治上却又希望追随美国的脚步。
短期内解决稀土依赖问题是不可能的,瑞典虽然拥有稀土矿,但开采和加工仍需依赖中国技术。至于中国市场,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很难找到替代品。
德国企业界比政客清醒得多,他们深知“去风险”搞不好就会变成“去机遇”。
如果默茨政府执意与中国闹僵,首先遭殃的就是德国的汽车和化工企业,生产线可能停工,订单也可能流失。
从长远来看,中德在新能源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本应实现双赢,但现在却被政治因素干扰,德国的技术优势可能逐渐被其他国家超越。
结语
国家间的交往,利益才是关键所在。中德合作多年,靠的是互补互利的关系,而不是谁依附于谁。
默茨刚上台就急于展示强硬态度,不如多听听企业的声音,考虑如何维护好两国的合作关系。
参考:
1. 联合早报:中国据报已向四家稀土制造商发放出口许可 2025-05-14
2. 观察者网:当真?默茨打算对中国硬气一把… 2025-05-15
3. 第一财经:中企去年在德投资项目数居第三,默茨政府将如何撬动中德经贸新机遇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