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北京多家博物馆焕新开馆或上新展览。5月19日,年度重磅特展——“看·见殷商”展览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启幕。
您知道吗?电影《哪吒》影片中许多形象的设计灵感均源自商代文物。本期,京城小画师们手绘“顶流”文物,邀您来一场博物馆探秘之旅——
1.凤冠华彩
王子涵(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
辅导教师:崔俊荣
2.三星堆青铜像
叶奕彤(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
辅导教师:吴菲
3.“看·见 殷商”展
马梓墨(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
辅导教师:韩田甜
4.首博瑞狮墨韵
周子桐(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辅导教师:孙超
5.漫游博物馆
王天予(清华附中志新学校)
辅导教师:宋春艳
6.探访博物馆
申芮萱(北京市怀柔区第六小学)
辅导教师:袁德艳
7.博物馆里看民间玩具
范可诺(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辅导教师:丰睿
8.青铜斝
许嘉恒(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
辅导教师:潘月
9.博物馆大揭秘
刘惟歌(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附属青年湖小学)
辅导教师:李慧珑
10.最美景泰蓝
马语晴(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第一中心小学)
辅导教师:刘亚男
11.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陈啸(北京市大兴区实验小学)
辅导教师:王禹波
12.我爱博物馆
刘茉涵(北京市怀柔区第五小学)
辅导教师:高春雪
13.西夏琉璃鸱吻
何欣然(北京市朝阳区兴隆小学)
辅导教师:霍雨佳
14.云澜仙兽图
张依玲(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辅导教师:申江涛
15.父己角
张允诚(东交民巷小学)
辅导教师:刘雯
16.战国青铜铺首
王艺凝(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第二小学)
辅导教师:吴玉红
17.孟蜀宫妓图临摹
顾一苇(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
辅导教师:顾春春
18.神游天文博物馆
何明晶(北京市大兴区第二中学)
辅导老师:朱仁裕
19.博物馆探秘——亚丑钺
曹子汐(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
辅导教师:杨永鸿
20.探秘三星堆博物馆
宋有时(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辅导教师:闫玲
21.奇遇三星堆
李崇璟(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辅导教师: 李阳
绘出“古今对话”之桥
万淑贤
北京市西城区志成小学美术学科组长,西城区美术学科骨干教师
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交流的平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教育意义和研究价值,而博物馆中的每一件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小画师们首先要观察文物,先看它的整体造型,了解其大致的形状、尺寸、造型特点,再找文物的花纹、色彩、破损痕迹等细节。认真观察之后,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细致描绘,表现出文物的工艺美与历史感。
小画师们也可从“文物会说话”的想象切入,赋予青铜器、玉器等文物拟人化表情与动作。比如让陶罐“张嘴”讲述古代生活场景,或让玉佩“牵手”展现古人的情感联结,也可以围绕“我与文物的穿越之旅”构思,画自己身着汉服与兵马俑对话。
如何让构图更有趣呢?我们可以采用中心式构图,将最感兴趣的文物置于画面中心,如把鎏金铜车马放大至占画面的一半,周围用小尺寸的人物、祥云环绕,形成“众星捧月”效果。也可以运用散点式构图,表现多件文物的场景,如“博物馆奇妙夜”,让不同朝代的文物“穿越时空”相聚——唐三彩骆驼与青花瓷瓶并排“聊天”,甲骨文拓片与竹简“叠罗汉”。画面可按文物类别分组,用曲线或色块分隔区域,避免画面杂乱。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倾斜线条、夸张动作营造动感。例如画“奔跑的编钟”——钟体倾斜,钟槌飞舞,音符化作蝴蝶飞出;或让“舞女陶俑”的衣袖呈弧线延伸,仿佛下一秒会拂过观众脸庞,也可尝试用箭头、速度线强化运动轨迹,让静态文物“动”起来。
在色彩的选择上,小画师可以选择土黄、赭石、青灰等低饱和色为主色调,表现文物的年代感。小画师对于文物的描绘,本质是用艺术语言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构思上鼓励“无厘头”想象,构图上尊重视觉直觉,色彩上释放情感表达,让每一笔都成为我们与历史对话的密码,最终呈现的不仅是一幅画作,更是一颗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的童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策划:王小艾
编辑:苏珊
校对:韩冲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