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图省事,吃完饭的碗筷堆在水槽里泡上大半天,攒够了才一起洗。

有人觉得洗洁精放得越多越干净,甚至要用钢丝球来刷碗才安心。

还有人吃完饭顺手随便冲冲、抹抹就完事。

你可别小瞧了洗碗这个家务活儿,错误的洗碗习惯,是会给健康埋下“定时炸弹”的,甚至可能招来癌症。



今天,就与大家聊聊几个错误的洗碗方式,这些坏习惯你得赶紧改。

错误的5个洗碗习惯可能致命。

刷碗海绵长期不换

洗碗海绵是非常脏的,是家里的 “细菌重灾区”,洗碗海绵里挤出来的脏水,细菌数量比马桶还多。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刷碗海绵上面寄生的细菌种类竟多达 362 种。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在每立方厘米的微小空间里,密密麻麻挤满了 540 亿个细菌,这数量,比地球上所有人口总和的 6 倍还要多!



刷碗海绵就是一个天然的细菌 “培养皿”,比实验室专业设备培育出的微生物种类还要丰富,其中,有不少有害病菌潜藏其中。



为什么刷碗海绵会成为细菌的 “温床” 呢?

这是因为刷碗海绵疏松多孔,在洗碗过程中,食物残渣、砧板和水槽上的细菌,碗筷本身携带的细菌,会通过接触转移到海绵上。

而且,海绵里大小不同、相互独立的孔洞,就像一个个 “小房间”,为不同种类的细菌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能够在里面 “肆意繁殖”。



刷碗海绵有这么大的隐患,该怎么办?

正确的方式是:

  1. 1 - 2 周便更换一次刷碗海绵。
  2. 用一次性厨房抹布代替,洗完直接扔了。
  3. 用洗碗机。



洗洁精直接挤在碗上

有些人手脚麻利,三泵洗洁精直接挤在碗上,还自认为这样清洁效果会更好。

这种做法洗碗很高效,但是,很容易造成洗洁精用量超标,不仅浪费洗洁精浪费水,还很难彻底冲洗干净。

清洗时需要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才能去除残留,这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洗洁精随着污水排放,进入水循环系统,对水体生态也会造成污染。

再者,冲洗不彻底,残留在碗碟上的化学物质,会在吃饭时随着食物进入人体,长期积累下来,危害不容小觑。



正确的方式是:

洗碗前根据碗碟数量滴入几滴洗洁精在兑了水的盆里,然后轻轻搅拌让它充分稀释后,再来洗碗。



食物残渣不先冲干净就洗

脏碗碟里面还有很多食物残渣,也不先将它冲一下,就放在盆里一起洗,这样做洗不干净。

用洗碗机也是一样,先要把食物残渣冲干净再放入洗碗机内,不然,喷淋臂就会被食物残渣堵住。



正确的方式是:

黏在碗边的米粒、附着在碟底的酱汁,菜叶,都要先冲洗一遍再来洗碗。



碗洗后叠罗汉式摞着放

很多人喜欢将洗好的碗叠罗汉一样摞在一起放,这样看起来很规整,又节省空间。

但是,碗这样放不通风,碗底还积有很多水,很容易滋生细菌。



正确的方式是:

碗碟要立起来分开一点放,两个碗之间有一些空间,让它们能够透气,这样碗碟容易沥干,也不容易滋生细菌。



餐具不消毒

有些家庭的碗筷从不消毒,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就喜欢那些从不消毒的人。

这些病菌会在餐具上悄悄繁殖,让人容易得上急性肠胃炎,又吐又拉,最怕的是,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还和慢性癌症有关,长期下去,健康风险越来越大。



正确的方式是:

  1. 买台专用消毒柜,碗筷高温烘干消毒后,直接放里头当碗篮用,这样随用随取方便。
  2. 定期煮一大锅开水,将碗筷洗干净后放进去煮15-30分钟,也能起到消毒作用。



厨房中还有以下这些卫生习惯一定要注意:

1. 冰箱每月做一次大扫除:用清水+洗洁精+小苏打把冰箱抽箱和隔板等里里外外全部清洁一遍,尤其注意清理密封条上的黑霉。

2. 生熟食分开放:冰箱里的食物生熟食要分开,不然容易交叉感染,用保鲜袋密封好,生食放下面,熟食放上面。

3. 木菜板用完要晾干:菜板用完清洗干净后,悬空挂好,透气晾干才不容易发霉。

4. 有条件装个洗碗机:碗筷可以高温蒸汽消毒,还能解放双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