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除了将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展海南主会场活动,开展文创产品大赛推介、文创新品集中发布、海南博物馆主题游径宣传推广和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等一系列活动之外,海南各地博物馆也纷纷计划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游客在参与中感受文博魅力,探寻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内涵。
近日,游客参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海南省博物馆推出VR沉浸探索展——“遇见东坡,如轼生活”,展期从今年5月18日持续至2026年4月24日。此次展览通过前沿VR技术复原八大苏轼人生场景,以苏轼个人生涯为故事主线,融合经典诗词作品、国风写意壮美山河、北宋生活场景复原,并结合影视化表演,为观众还原真实立体的苏轼形象,让大家在25分钟内穿越北宋,与苏东坡共赴一场奇妙旅程。此外,18日9:45-11:20在艺术馆4号展厅沉香别院还将举办茶文化活动,参与者可以体验手工DIY调饮茶,在茶香中感受传统与创新融合的独特韵味。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同样准备了一系列精彩活动。活态非遗工坊将精心组织非遗传承人零距离教学,编织老师手把手指导。“指尖上的海南——剪出会跳舞的椰风黎韵”活动也将由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以及黎陶和蜡染工艺。当天该馆副馆长陈佩还将开讲《跨越时空的对话:馆藏文物与非遗技艺的“双向奔赴”》文博大咖私享课。
海南疍家博物馆则将举办放映会和分享会。18日上午将在二楼多功能报告厅举办放映会,播放纪录短片《漂泊的人与永恒的家》,聚焦海南疍家海上族群,展现他们“以舟为家、向海而生”的生存智慧。分享会也将在上午举行,分享人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疍民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儋州市博物馆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通过跨界合作拓展博物馆的边界,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探索东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历史文物的独特魅力,让东坡文化的魅力在“文博热”中绽放,特别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让东坡文化以更生动、多元的方式走进公众生活。
据了解,东坡居儋三年,主要居住在他亲自命名的桄榔庵。桄榔庵初建时,东坡写下《新居》一诗。近千年过去了,世人仰苏之情依旧,对东坡文化的保护只增不减,如今“新居”再焕新颜,东坡桄榔庵纪念馆拔地而起。纪念馆项目占地面积14.4亩,建筑面积2318平方米,包括一座高10米的展示馆和游客服务中心、清水池等。桄榔庵遗址处还设立考古展示区——经过2022年、2023年两次发掘,桄榔庵原址共出土瓷器、陶器、铜钱等文物20余件,它们和遗址一起,讲述着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青年是文化根脉的守护者,是文明薪火的传承者。活动当天,儋州还将举行“一笔丹青绘千年 泼墨绚彩忆东坡”儋州市“5·18”国际博物馆日美术写生研学活动,邀请青年画家、青少年美术爱好者在桄榔庵遗址等处现场写生。写生作品将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展览,用画笔记录东坡文化遗产,感受东坡文化与时代脉搏的共鸣。
此外,在东坡桄榔庵纪念馆内,还将举办古筝传统乐器沉浸式展演,青年音乐人演唱与东坡诗词相关的原创音乐作品,用清新旋律重温千年前的文化意境,让公众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中领略东坡文化的独特魅力。
东坡桄榔庵纪念馆
保亭博物馆开展的“2025年文博知识进乡村”活动持续至5月31日,活动地点在该县内各乡镇。活动通过开展流动展览,向村民介绍县民族博物馆精品文物、宣传革命文物以及介绍乡镇不可移动文物点等内容,让更多乡村群众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
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丰富多元的活动不仅将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也将让博物馆真正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人领略到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综合海南日报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黎有科
编辑:王彩玉 审核:陈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