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小时候,他家雇有两个长工。也许是因为爱动的缘故吧,那时候他常同两个长工一起玩。

长工们见他没有少爷架子,都愿意同他接近。其中有个叫阿陀的长工,年龄比粟裕大十来岁,当时还是个青年,是粟裕童年最要好的朋友。

几十年里,阿陀的美好形象和名字一直印在粟裕的脑海里,粟裕深深地怀念他,因为他对粟裕的影响很深,可以说是粟裕童年的启蒙老师。



阿陀很会讲故事,常常给粟裕讲剑侠杀富济贫、除恶行善一类故事。

他讲起故事来那真是绘声绘色,娓娓动听。所谓剑侠,是劳动人民理想化了的英雄豪杰。

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一时又认识不到自己的力量,就幻想出剑侠这一类英雄来为他们扶危济困、伸冤雪恨。

阿陀给他讲过"七剑十三侠"的故事、"草上飞"的故事。说那个剑侠"草上飞",是一位"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飞毛腿,身轻如燕,能在草上飞奔。



还有一个剑侠叫"一枝梅",这位英雄好汉在除霸锄奸以后就在墙上画一朵梅花作为标记,然后远走高飞,继续"替天行道"去了。

老百姓都叫他"一枝梅"。官府弄不清他的踪影,对他又气又恨又怕,可又毫无办法。

这些故事很能吸引儿童,唤起儿童对受苦百姓的同情和对剑侠的崇敬。

那个时候粟裕听阿陀讲故事,真可以说是身心全随故事里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甚至比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更喜怒哀乐。

对故事里的受苦受难的人们同情极了,对故事里的坏人痛恨极了,对故事里"专管人间不平事"的剑侠崇拜极了。



粟裕虽然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孩子,但确实萌生了一种遐想:长大以后要做个为民除害的剑侠。

当剑侠,当然要有真功夫。于是他非常认真地跟着阿陀练功习武。

为了练"飞毛腿",阿陀教他用布袋子装满沙子,捆在小腿上,每天不停地跑啊跳的,常常练得汗流浃背,还劲头十足。

阿陀教他舞"狼牙棒"。粟裕挑选了一根一丈左右长的竹竿,把一头的竹节留着,其余全部打通了,灌满沙子,再用木塞或布条将另一头塞紧。

在阿陀指点下,粟裕挥动沉甸甸的"狼牙棒",上捅下压、左攻右挡地练了起来,常常练得筋骨酸痛也不肯停手。

阿陀特意给粟裕制造了一把"枪"-﹣他拣来一颗子弹壳,用钉子钻洞,弹壳里装上黑色火药,再添加一些沙子,一点燃,沙子就喷射出去了,还有一定的威力呢。



粟裕

每当粟裕用这把"枪"打中了他任意选择的假想的"恶霸"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快。

阿陀也不把封建的清规戒律放在眼里,他们那里不准吃狗肉,说是吃了狗肉,死后灵魂也进不了祖庙。但阿陀却带着他在野外偷偷地烧狗肉吃。

现在人们都重视学龄前教育和智力开发,为他学龄前开发智力的首推阿陀了,每个人都有童年的好朋友,粟裕童年时的好朋友就是阿陀,

他特别喜欢阿 。那时粟裕家的规矩,客人来了除了上茶,还要端伴茶的食品。

普通客人端的是切成小块的腌萝卜,尊贵客人端的是各种蜜饯,有冬瓜糖蜜饯、梨子糖蜜饯、丝瓜糖蜜饯等,都是自己家里晒制的。

他常常把家里晒的蜜饯偷偷地拿出来给阿陀吃,还同阿陀一起分享板栗。那些板栗是他妈妈放在篮里挂在屋檐下让它风干的,

粟裕悄悄拿出来,把肉吃了,壳揉碎放回篮里,妈妈还以为是老鼠偷吃的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