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群在讨论跟孩子沟通的问题,有位家长说,儿子不愿意跟她沟通,每天放学后,就进屋关门了。偶尔一起闲聊,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儿子才上小学三年级,怎么变得这么不爱跟父母说话了?要是到了青春期,可咋办?
接着,有几位妈妈回应:
“仿佛看到我和女儿的相处日常,经常说不起一起去!”
“养了个孽障,才10岁,开始顶嘴,说几句就顶嘴,根本没办法沟通!”
“你们都还好,我们家,是只会用鼻音回应”
“我们家也是,很少跟爸妈说话,宁可自己玩!”
看到这些妈妈们的发言,我有些心慌,怎么亲子关系,变得这么疏离了?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后续的聊天中,我把群内妈妈们的“控诉”进行了分类,也从她们分享的细节中,抓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原来,亲子沟通出现问题,是有原因的,有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
孩子为啥不爱爸妈聊天了?
新的《家庭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20%以上家庭存在亲子沟通问题。
那些不爱跟父母聊天的孩子,其实是因为下面几个原因。
原因一:遭到否定,无法提供情绪价值
大数据显示,60%的孩子表示与家长交流时极难获得期望的回应,更没有获得积极的情绪价值,进而陷入“无关回应”,失去与家长沟通的兴趣。
比如,孩子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期望能获得父母的惊喜与表扬,却被训斥“还不如把这份心思花在学习上”。
又或者,孩子向家长说起自己的烦恼、犯下的错误时,不仅没能得到安慰,反而被责骂。试问,孩子又怎会愿意和这样的家长聊天呢?
原因二:家长没耐心倾听
最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80%的孩子认为,向家长倾诉能让他们感到幸福,但真正顺利向家长倾诉的孩子,却不足20%。
孩子刚说起自己被同学起外号,家长还没听完直接说:“叫就叫呗,又不会少块肉”,甚至是孩子刚提起被同龄人推搡,家长立刻反驳“怎么不欺负其他人,只欺负你?”
没耐心倾听的家长,根本不能给孩子带来信任感,以后他自然不愿意再跟你说了。
原因三:没有共同话题
都说“三年一代沟”,家长与孩子的年龄差距注定有无数代沟存在。
家长关心米面油价格、学习成绩;孩子关心现在有什么游戏、热梗。怎么能聊到一起去呢?
6个亲子沟通技巧
教育家梁启超所说:“家长只有与孩子保持畅通无阻的交心沟通,才能将孩子培养成才。”
作为二胎妈妈,我在跟孩子的沟通中,遇到过瓶颈期,也遇到过对抗,慢慢走过后,摸索到6个沟通技巧,分享给大家!
技巧一:温柔一点
没有孩子不喜欢温柔的父母,说话轻柔一些,尽可能降低音量,你会发现,孩子很喜欢跟你聊。
比如,当孩子跟你聊自己开心的事情,你可以轻轻说一句:“是呀!?”他会继续眉飞色舞地跟你讲,还有啥更有趣的。
技巧二:耳朵竖起来
倾听包括专注地聆听、理解对方的话语、给予正确充分的回应等,而不是单纯地“听”而已。
《PET父母效能手册》中提示到,父母与孩子聊天前,提前想好自己希望了解的内容以及借此传递的信息,并保持专注的态度,认真聆听孩子所说的话,了解他是为了分享还是寻求帮助。
比如,孩子只是分享日常见闻,学到了某个知识点、老师表扬或批评了他、和同学相处内容等,那么家长可以夸赞或安慰,提供必要的情绪价值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遇到了难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提供必要的帮助。
技巧三:投其所好
比如,孩子喜爱动漫,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了解动漫,尤其是孩子喜欢的类型,先建立一定的沟通基础。
当你可以跟他有更好的沟通时,再聊其他的,也会让孩子愿意听你的建议。
技巧三:提出开放式话题
“今天的午饭,你更喜欢哪道菜?”
“今天下午的课程,更喜欢哪节课?”
“体育课都有什么活动内容?”
这些具有开放式的话题,孩子会非常有兴趣,而且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聊下去。二宝每次聊学校吃的红烧肉,都能说得我口水直流,我发现,他是真的喜欢吃啊!
技巧四:话题迂回
如果你知道孩子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调皮了,闯祸了,可以用迂回的战术,先问问,班上孩子们,有没有调皮捣蛋的,老师怎么处理的?
用这样的方式,降低孩子的心理压力,顺带了解一下,他在学校的状态。
技巧五:多用“我”
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批评、指责孩子,比如“我感觉很担心,因为……”,可以避免孩子产生防备心理,也能减少亲子冲突。
技巧六:多赞赏
当孩子鼓起勇气倾诉一些事情时,无论是什么,都要真诚地赞赏:“宝贝,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我为你感到骄傲!”
Tips:和孩子交流时,注意他的情绪变化,如果感觉孩子情绪不好了,可以暂停聊天。
凌晨妈妈来叨叨:
沟通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能力,所以,记得用起来哦!你是怎么跟孩子聊天的?有什么妙招可以分享吗?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