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记者探访了崇明的四座特色博物馆,为大家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崇明学宫:孔庙殿堂里的千年文脉
穿过“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牌坊和棂星门,占地23.21亩的崇明区博物馆(崇明学宫)展现出明清建筑的庄重气韵。作为上海仅存的三座孔庙之一,这座始建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的市级文保单位,至今仍保留着大成殿、东西庑、尊经阁等完整建筑群。斗拱飞檐间,“崇明岛史陈列”用180余件文物讲述着沙洲由海变陆的沧桑:唐宋陶瓷见证先民足迹,唐代古船勾勒海上丝绸之路残影,而“崇明古船”模型,更还原了明代抗倭战船的雄姿。
在“崇明民俗陈列”展厅,织布机、渔灯等300余件民俗器物,勾勒出“东海瀛洲”“沙船之乡”的独特生活图景。恰逢博物馆日,临时展厅正举办“景行行止:《论语》经典书法展”特展,感兴趣的市民游客可以前去观展。
长兴岛博物馆:郊野公园内的时空胶囊
在国家4A级景区长兴岛郊野公园腹地,一座形似航船的建筑格外醒目。上海长兴岛博物馆以“岛、人、岁月”为主线,通过1500余张历史照片、200余件实物展品,构建起多维叙事空间。馆内的3D影院向游客们播放着长兴岛的历史变迁,工业展示区则叙述着长兴岛工业发展的兴衰史,远洋文化区陈列着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标本以及各个时期渔民使用的捕捞工具等,知青文化区展列着改革开放后前卫农场丰富的历史素材。
近日,长兴岛博物馆正在进行“知青岁月”和“柑橘科普”两大主题的特展。你可以来此了解柑橘种植知识,感受知青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垦拓精神。
灶文化博物馆:灶台烟火中的非遗密码
位于崇明区向化镇的灶文化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展示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旨在进一步传承和保护灶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灶文化博物馆由“灶神传说”、“厨具荟萃”、“灶台展示”、“灶花集锦”和“灶台美食”五大版块组成,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展示即将消失的各种与灶头、餐饮有关的文字、实物资料,以勾起人们对渐行渐远岁月的记忆。
新晋打卡地:村史馆与治水体验馆的微观叙事
在陈家镇瀛东村,418平方米的村史馆以“瀛东传奇”为主题,通过互动沙盘、全息投影等技术,重现了1985年村民围垦东滩、创建“长江第一村”的壮举。馆外的“垦拓广场”上,锈迹斑斑的推土机、写满标语的粮票墙,成为“艰苦奋斗”精神的缩写。
横沙岛新建的反帝圩泵闸内的长江治水体验馆,以船舶模型、水利工程沙盘,展现了长江口治理的世纪工程。站在3楼观景台,远眺江堤内外,治水智慧与生态保护的理念在此体现。
从孔庙的庄严肃穆到灶台的烟火温情,从围垦岁月的集体记忆到工业文明的铿锵足音,崇明的博物馆群如同多棱镜,折射出这片土地的多元品格。
不妨来崇明的这些博物馆走一走,一同感受历史的温度~
记者:柯海昕
编辑:陆海华
责编:李琳、陆海华
给我点赞和推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