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源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初,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不加“试行”展示出中央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更彰显动真碰硬的担当,再次昭示抓作风问题这根弦松不得。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党员作风问题是关系到政党形象、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下狠功夫抓好落实。八项规定制定之初,有的规定写的是“一般”怎么样,为了确保每一项规定都是铁规矩、硬杠杠,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审议时,全都改成了“一律”,没有例外。“一般”到“一律”的语词之变,让“柔性留白”彻底转变为硬性约束,以确定性消除模糊空间。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将“一般”灵活用于自身,滋生出形形色色的作风顽疾,不仅搭上了自己的人生,还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度”,将柔性留白的“一般”改为铁规矩、硬杠杠的“一律”,才能更好发挥规则制度的震慑作用。
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问题,秉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理念,严格要求党员的行为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一系列铁腕治党的举措,都彰显了党在纪律作风建设上的坚定决心。
当下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作风问题固有的顽固性和反复性矛盾突出,一些作风问题隐形变异,必须始终扎紧制度的笼子。从“一般不得”到“一律不得”,从“原则上不”到“一律不”,唯有以“一刀切”的刚性,才能斩断“下不为例”的侥幸,让党员干部在规定即底线下保持清醒,行得更稳、底气更足。
(作者单位:浙江省淳安县金峰乡人民政府)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