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蓬江区环市街全民健身广场(育德广场)热闹非凡,由市就业服务中心主办,蓬江区人社局、环市街道协办的“职在身边 用工无忧”2025年江门市“家门口”就业服务巡回活动(环市街道专场)在此顺利举行,将就业服务“直通车”开进社区,为求职者与企业搭建起"零距离"对接平台,吸引众多附近居民和求职者驻足咨询。
据统计,
本场招聘会共吸纳610人进场,
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6人。
“家门口” 招聘会“接地气”
本场招聘会精准聚焦社区就业需求,汇聚江门亿都半导体有限公司、江门市丽明珠箱包皮具有限公司、江门敬记塑胶厂有限公司、江门大参林药店有限公司等40家优质企业,涵盖制造业、教育培训、医药、家政服务等多方面领域,提供工程技术、销售、母婴服务、文职等岗位共139个,共招聘约709人,满足不同年龄、学历和技能层次的求职需求。
现场设置了求职签到处,对有就业愿望的求职者进行登记,并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对前来应聘的求职人员进行一对一交流,从创业扶持到困难帮扶,从职业指导到劳动保障,为求职者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帮助他们深入分析市场趋势和企业需求,从而更精准地把握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应聘成功率,积极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生态圈,让就业服务既有广度,更有温度。
记者现场看到,虽然下着雨,但丝毫挡不住求职者找工作的热情。求职者们手持简历穿梭于企业展位之间,有的驻足扫码获取电子招聘信息,有的与企业HR深入交流职业规划。企业招聘专员化身“岗位解说员”,从薪资待遇到职业发展路径逐一详解。“这种面对面的沟通让我们既能了解企业需求、市场动向,也能获得职业指导,求职更有方向了。”五邑大学应届毕业生李同学在完成两家企业面试后感慨道。
记者还注意到,会场设置了二维码信息墙专区,求职者可通过手机扫一扫即可获取各企业的招聘信息,不仅方便快捷,也拓宽了招聘信息的传播渠道。活动现场还设立“一站式”政策咨询专区,围绕居民医保、城乡养老、就业创业、劳动权益保障、应急安全、反诈反邪等热点问题,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全方位政策解读并发放宣传单张。不少求职者表示,此次招聘会“接地气”“很便民”,希望政府多举办“家门口”的招聘会,方便群众找工作。
有1年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林先生,希望重新找一份传媒类的工作,当天也带着简历来到现场。“招聘会就在社区里,很方便。”他表示,现场可以一站式找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和岗位,不需要一家家去找,对求职者很友好。
“零距离”就业服务获多方肯定
与大型招聘会不同,本场招聘会“小而精”,通过“进社区”的形式,将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真正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据悉,为更好地服务企业与求职者,活动前夕蓬江区人社局、环市街通过电话一一对接企业,精准掌握用工需求,让有需求的企业都能参与其中,扎实做好企业用工保障。同时,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渠道,广泛开展招聘会预热宣传,并向辖区26个社区提前发布招聘会通知,积极发动五邑大学、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以及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积极参与。
“我是一名江门人,知道这里有招聘会就赶紧过来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来自广州华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周同学告诉记者,她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希望找一份文职类工作,这是她今年来参加的首场招聘会,希望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回到家乡就业。
家住育德的李姨也直呼:“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工作,我已在2家企业做了登记。”她表示,目前失业中,想找家政、保姆类工作,看到居民微信群中发了招聘信息的通知,就立刻下楼来看看。
企业也对此次招聘会的组织和效果给予了肯定评价,“招聘规模虽然不大,但服务和效果不打折,坐下来1个多小时就收到了3份意向简历。”欧佩德伺服电机节能系统有限公司人事招聘经理苏小姐表示,这场“家门口”的招聘会吸引的求职者更有针对性,基本都是周边的居民,由于是本地企业,通勤时间不长,吸引不少求职者前来咨询和投递简历。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家门口的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不仅拓宽了求职者的就业渠道,也进一步优化辖区营商环境,推动辖区就业质量不断提升。下一步,蓬江区人社局、环市街将持续关注就业市场需求,多方搭台、持续发力,促进政企联动,优化就业服务,把岗位送到“家门口”,实现就业服务“零距离”。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文/图/视频 江门日报记者/刘淑君 通讯员/陈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