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秋季的一个漆黑夜晚,八路军展开了一场犹如天降神兵般的猛烈突袭,瞬间将日军的机场化为一片火海。24架战机无一幸免,悉数成为废铁,八路军769团因此一战声名远扬,陈锡联更是在这场战斗中展示了无畏的英勇与卓越的指挥才能,成为了抗日战场上的传奇人物!

然而,这场战斗的胜利背后,也埋藏着八路军的一位猛将的英勇牺牲——赵崇德。有人说,他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胜利的火焰,这一场震撼全场的战斗,不仅展示了八路军的实力,更让整个抗日战场为之动容。



1937年10月19日深夜,山西代县的阳明堡机场,注定将成为历史转折点的见证。夜幕降临,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悄然渡过滹沱河,秘密向日军的空军基地——阳明堡机场进发。这个机场驻扎着24架日军战机,白天不断对忻口战场进行空袭,造成了大量的中国军队伤亡。要想改变战局,摧毁这个空中威胁势在必行。

陈锡联,后来将成为中国战史中的赫赫有名的指挥官,但在1937年,他只是太行山深处的一名年轻军官。陈锡联,1915年出生,15岁便加入红军,经历过长征的艰难险阻,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到那时,年仅22岁的陈锡联已经是八路军769团的副团长,负责指挥作战。



面对阳明堡机场的严峻形势,陈锡联决心采取一场大胆的夜袭行动。他深知,769团装备简陋,无法与日军进行正面较量,因此必须依赖八路军擅长的夜战、近战和奇袭战术,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优势。为了确保计划成功,陈锡联亲自带领赵崇德等人进行实地侦察,并制定出一套详尽周密的攻击方案。



八路军总指挥部已决定,派769团三营负责主攻任务,赵崇德将带领两个连队从机场东西两侧秘密逼近,而第一、二营则在外围牵制日军增援,确保敌人的支援无法及时到达。三营的官兵们在夜色的掩护下静悄悄地潜伏,等待着那一声信号,准备发起总攻。



午夜时分,随着一声枪响,战斗瞬间爆发!八路军战士如猛虎下山般迅猛冲向机场,手榴弹与炸药包准确无误地投向敌机,顷刻间火光冲天,24架日军战机化作一片熊熊烈焰。日军惊慌失措,试图组织反击,但巡逻哨兵甚至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八路军的突击队击溃。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日军飞行员在惊慌中开火,结果误伤了自己阵营的战机,导致整个防线混乱不堪。



不到一小时,机场已成焦土,24架敌机全数被摧毁,日军百余人丧命。这场战斗不仅摧毁了日军的空中打击力量,也极大提振了全国抗战士气。769团凭借这一战绩获得了八路军总部的通电嘉奖,甚至连蒋介石也发来嘉奖令,表扬这支“用步兵打飞机”的英勇部队。

战斗结束后,769团整队撤离,陈锡联站在高处,望着远处还在熊熊燃烧的机场,他深知,这一战不仅让八路军扬名立万,也为自己赢得了声誉。然而,就在他为胜利而欢欣时,却突然传来了令人悲痛的消息——三营营长赵崇德在掩护部队撤退时壮烈牺牲。



如果说夜袭阳明堡让陈锡联声名鹊起,那么赵崇德的牺牲则是这场胜利的痛苦代价。赵崇德,1914年出生于河南商城县,是一位自幼习武、性格坚毅的农家子弟。1930年,他加入红军,历经长征的艰难困苦,在无数战斗中锤炼自己,成为了一个勇猛的指挥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769团三营营长,执行过许多危险的任务,夜袭阳明堡正是其中之一。

战斗进行到最为激烈的时刻,赵崇德率先冲向前线,指挥战士们精准地投掷手榴弹、炸药包,逐架摧毁敌机。当撤退信号传来时,日军增援部队的到来让形势变得更加危急。赵崇德意识到,为了确保主力部队能够顺利撤退,必须有人断后,他毫不犹豫地带领几名战士坚守机场外围,死死拖住敌人。就在这场激烈的阻击战中,赵崇德身中多弹,鲜血染红了军装,但他依然顽强坚持,直到弹药耗尽,最后壮烈牺牲。他的英勇牺牲,为769团的全员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这场战斗的完美胜利铺平了道路。战后,彭德怀将赵崇德的事迹高度评价,称其为“忠肝赤胆,与日月争光”的抗日英雄。



夜袭阳明堡的胜利极大地削弱了日军的空中力量,也点燃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战激情。日军高层震怒,急调援军加强防御,而中国军民的士气则因为这一胜利而大幅提升。此战的传奇性被口耳相传,成为了“用步兵打飞机”的经典故事。

尽管赵崇德的名字不像陈锡联那样广为人知,但他用生命铸就的英雄事迹却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2015年,商城县政府特意为赵崇德命名了一条街道——“赵崇德大道”,并在烈士陵园竖立了赵崇德的塑像,以此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永恒敬意。2020年,赵崇德的遗骸被迁回故乡,安葬在大别山的怀抱中,墓碑上镌刻着“抗日英雄赵崇德”八个大字,象征着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更为动容的是,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的旗帜高高飘扬,接受全国人民的敬意。那一场跨越时空的战斗精神,依旧深深震撼着所有人。



赵崇德,这个名字或许不如陈锡联那样家喻户晓,但他以鲜血和生命为抗战历史写下了不朽的一页。他的牺牲为胜利铺平了道路,而他的英雄精神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战士,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