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5月14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民族领导人宣布该省独立,脱离巴基斯坦建国。俾路支民族领袖在海外发布宣言,宣称要建立独立国家,并呼吁印度和联合国“伸出援手”。这一消息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给这一次的印巴冲突,又增加了几分不稳定因素。毕竟俾路支省无论是对巴基斯坦本国,还是对整个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一、俾路支省与巴基斯坦的那些“爱恨情仇”

俾路支省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是巴基斯坦面积最大的省份,占了巴基斯坦43.6% 的国土面积(34 万平方公里),却只有700万人口,相当于北京一个区的人口密度,妥妥的“地广人稀界扛把子”。这么一个地方,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北挨阿富汗,西边怼着伊朗,南边还靠着阿拉伯海,妥妥的“东亚通西亚的十字路口”,中亚各国的转口贸易、中东到东亚的能源通道,都得从这儿过。


说起俾路支人,国际上有个更霸气的称呼——“俾路支斯坦”。由于历史的原因,俾路支地区被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三国瓜分,其中巴基斯坦有400多万俾路支人(占全球一半以上),伊朗有200万,阿富汗南部还有65万。有趣的是,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只有不到200万住在俾路支省,剩下的都到信德和旁遮普地区去了。没办法,俾路支省太穷了。

历史上,俾路支人可是“有骨气”的狠角色。11世纪就在这片荒漠山地里定居,靠地理环境愣是把自己活成了“自治专业户”——毕竟谁会跟一片荒漠和山地较劲呢?15世纪他们还搞出了一个横跨伊朗和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王国”。可惜好景不长,大航海时代一来,葡萄牙、荷兰、英国轮番来“打卡”,这里瞬间变成大国争夺的对象。19世纪,英国更是把俾路支王国变成“保护国”,还在英阿战争后,用一纸《杜兰线协议》把俾路支人“劈成两半”,一半归英属印度(后来的巴基斯坦),一半划给阿富汗。

二战后,英国退立印度地区,临走不做人,将印度人为的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为印巴冲突埋下伏笔。俾路支人一看机会来了,1947年印巴分治当天,卡拉特土邦就宣布“单飞”,结果半年后,巴基斯坦刚成立第二天,就派兵把它镇压了。此后几十年,俾路支人简直把“造反”当成了“年度KPI”——1948年、1958-1959年、1963-1969年、1973-1977年,四次武装冲突,但每次都被巴基斯坦军队“教做人”。这段历史,就像一根刺,扎在了一部分俾路支人的心里,让他们对巴基斯坦的归属感一直不太强,俾路支的民族分裂主义组织也选择了继续武装对抗巴基斯坦政府。

从那以后,俾路支省和巴基斯坦联邦政府之间就矛盾不断。俾路支省有着丰富的资源,天然气产量占到全国的45%,畜牧业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7%,还有全球第7大铜矿,黄金储量也十分丰富。这么好的资源,本地人却过得苦兮兮的,明明可以躺着赚钱,却混得一年到啃硬饼子。根据数字显示,俾路支省人均收入只有700美元,不到全国人均的一半,并且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GDP仅为巴基斯坦平均水平的60%,失业率高达28%,经济增长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4。在社会发展方面,该省在教育、卫生、健康等10项指标中,有9项在全国排最后,小学入学率都不到40%。俾路支人就心里不爽,认为是联邦政府把资源收益拿去发展其他地区,自己坐拥资源却没得到应有的好处。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经济上掠夺,在政治权力上,俾路支省在巴基斯坦也是被“忽视”的。因为他们在巴基斯坦是另类,有着与巴基斯坦不同的文化习俗。


先看穿搭,俾路支人走的是“部落定制风”。每个部落靠包头布和衣服装饰区分,大长袍配宽裤子,再披个长披单,脚蹬自家做的窄鞋或凉鞋,男的只穿白衣,衣服上的补花还能看出妇女地位。巴基斯坦人则风格多样,男的穿宽松长袍配头巾,女的爱穿色彩艳丽、绣满花纹的“沙丽”或“卡米兹”,正式场合还得戴上头巾面纱,主打一个优雅大气。

在美食方面,俾路支人是“烤肉忠实爱好者”,香喷喷的“萨其”烤肉,一烤就是四五个小时,用来招待贵客超有排面。巴基斯坦人则主食米饭面食换着来,牛羊肉、鸡鱼搭配各种香料,做成咖喱鸡、涮羊肉等美味。

语言上,俾路支人说俾路支语,俾路支语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支,还有好几种方言。巴基斯坦官方语言是乌尔都语和英语。

宗教方面,俾路支人大多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哈乃斐学派,也有其他教派。而巴基斯坦97%的居民都信奉伊斯兰教,还把它定为国教,很多风俗礼仪都跟宗教紧密相连。

就因为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的“另类”,话语权却不够响亮,缺乏足够的代表性。这就好比一个班级里,有个同学明明有自己的特长和想法,却总是被忽视,时间长了,肯定会心生不满。所以,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俾路支省的分离倾向就一直存在,时不时冒出来折腾一番。

二、这次独立背后,谁在“捣鬼”?

俾路支省本来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除了自己的原因,外来势力的搅风弄雨也有很大的关系。这次俾路支省宣布独立,背后的“导演”大概率少不了美国和印度。先看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宿敌,围绕克什米尔等问题,两国纷争不断。这次俾路支省宣布“独立”的时机,实在是太微妙了。正值印巴冲突,印度在对抗中吃了亏,在军事上占不到便宜,就开始琢磨别的招儿,试图通过地缘博弈来“扳回一局”。

而且,印度和俾路支武装的关系一直就很“暧昧”。早在2020年,巴基斯坦政府就明确指控印度秘密支持俾路支叛乱。被抓获的俾路支武装头目也供述过,印度曾给他们提供资金和医疗支持。虽说印度一直不承认,但种种迹象表明,它的嫌疑可不小。还有2025年4月16日泄露的印度研究分析局(RAW)绝密文件,更是详细规划了在克什米尔制造高伤亡恐袭,嫁祸巴基斯坦,同时在俾路支省制造安全真空。这简直就是一份“搞破坏指南”,和现在俾路支省的局势一对照,很难不让人怀疑印度在背后搞鬼。


再说说美国,它在这事儿里也没安什么好心。美国一直想在南亚地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遏制中国的发展。而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对中国和巴基斯坦有着重大的意义。俾路支省又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通道,瓜达尔港就位于这里。美国为了破坏中巴经济走廊,就想通过支持俾路支省的分离势力,制造地区动荡。“俄罗斯之声”就曾指出,只要美国加剧俾路支地区的动荡,就能同时达到“控制巴基斯坦、打压伊朗、遏制中国”等好几个地缘政治目标。所以,美国也极有可能在背后给俾路支省的分离势力“递刀子”。

三、对印度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俾路支省真的独立了,从印度的角度看,似乎有不少“好处”。首先,从战略利益上,独立的俾路支省能大大削弱巴基斯坦的实力。巴基斯坦一旦失去俾路支省,不仅领土大幅减少,还会失去重要的海岸线和丰富的资源。其战略布局也会被彻底打乱,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必然下降。而印度就可以趁机扩大自己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在和巴基斯坦的长期对抗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其次,俾路支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印度来说,吸引力巨大。要是以后能和独立后的俾路支省建立某种“特殊关系”,印度说不定能在资源获取上占据优势,缓解自身的能源压力。


不过,印度要是真承认俾路支省独立,那麻烦事儿也不少。巴基斯坦肯定会把这视为对其内政的粗暴干涉,本来两国就关系紧张得,像火药桶一点就着,这一下说不定会引发新的冲突。要知道,印巴两国可都是有核武器的国家,一旦冲突升级,后果不堪设想,整个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秩序都会受到严重威胁。

总的来说,这次俾路支省宣布独立,背后是复杂的历史恩怨和外部势力的阴谋算计。对印度来说,军事上没有取得的胜利,却通过其他渠道取得了。对巴基斯坦来说,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是一场艰巨但必须打赢的战斗。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咱们就继续擦亮眼睛,看看这场大戏接下来还会怎么演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