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头攥着17张请柬直叹气。去年他随礼花了1.8万,抵得上三亩玉米两年收入。
这些请柬理由千奇百怪,小狗生崽叫“犬子添丁”,买二手电动车要“喜迎座驾”。
曾经的农村酒席,是全村帮衬的热闹喜庆。
结婚生子、老人过寿,大伙自发帮忙,凑份子钱图个乐呵。如今却变了味,酒席越办越滥,名目越来越离谱。西部有村民一天赶11场酒席,微信转账4000多元。
有的地方全村800户,一年到头“无事酒”不断。礼金标准也水涨船高,以前三五十,现在起步200。关系近点要500,亲戚结婚甚至上千。
镇上王大姐儿子考上大专,被劝说办了20桌酒席。
结果收的礼金刚够成本,还倒贴烟酒钱。隔壁村刘大哥更惨,女儿等手术费,却先随了堂哥的猪圈宴。1000块份子钱出去,耽误了孩子转院治疗。
滥办酒席还催生奇葩现象,四川有人办“预升学宴”,孙子还没出生就筹划。有人玩“人情债”套路,这次随500,下次不管啥事都要办席收钱。我们村李婶刚参加完“大门翻新宴”,又收到“鸡窝扩建宴”请柬。
饭桌上大家摇头,这哪是吃席,分明是交“份子税”。酒席浪费也很严重,某场搬迁宴摆30桌,剩菜装了八大垃圾桶。
数据统计,酒席泛滥村每年浪费粮食达全村总产量15%。为啥这风气刹不住?说到底是面子在作怪。
有人觉得别人办自己不办没面子,有人想趁机捞一笔。还有人被“人情绑架”,怕不办席得罪人。
我个人认为,酒席本应是情感交流,不该变成经济负担。真心希望能回归本质,把钱花在改善生活、培养孩子上。
也盼着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管管这些离谱酒席。,你们是否也被滥办酒席折腾怕了?快来评论区吐吐槽,一起想想办法。
人情往来不该是算计的账本,而是真心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