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2025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流传,指出中国市场的电车车主反悔率高达三成,另有分析指出低线城市和北方城市的消费者后悔率更是高达五成,不过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接受度很高--电车车主后悔率只有一成左右。



这些车主后悔买电车的困扰主要有几点,一是续航焦虑始终困扰着他们,即使电车企业宣称如今的快充技术已达到半小时充满电,然而这仅仅是在理想条件下实现,在实际使用中并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快充技术可以支持电池充满电到90%,但是在长途出行中,电池剩下20%电量的时候就需要找充电桩了,如此一来实际快充补充的续航大约在70%左右,以一辆600公里续航的电车来说,实际使用了80%左右的电量就得充电,也就是大约480公里,补能时使用快充大约充420公里续航。

这样的续航其实同样是标称值,实际行车时,在高速公路快速行车,续航会缩水到七成左右,如果再开空调就更只有六成左右了,如此跑长途第一轮只能行驶288公里得考虑充电了,而补能大约只能补250公里左右。

其次则是快充在公共充电桩中很难达到标称的快速充电,原因是各个车企的快充技术不一,而公共充电桩的快充技术未必匹配,所以在日常用车中其实很难实现车企宣称的半小时充满电。



再次则是首批车主大多到了换电的时候,电池续航已严重缩水,这批车主咨询换电池的价格才知道价格如此昂贵,相当于车价的四成了,某外资电车就传出换电池的价格高达20多万,某国产电车10来万的价格换电池的价格却达到6万元,所谓的免费换电只是免了电芯成本,服务费还是要3万多。

至于低线城市的电车车主后悔买电车则在于低线城市的充电网络极不完善,公共充电桩很少,往往难以找到公共充电桩,找到了也往往是排队,时间成本极高;这其实也不能怪充电桩运营公司,毕竟在低线城市太多电车车主是在自家充电,公共充电桩的需求实在不高。

低线城市的车主还有个特点,那就是这类城市由于许多家庭都有电瓶车或是摩托车,上下班时候往往拥堵严重,他们用电车通勤非常不合适,如此一来大家通勤多数选择电瓶车或是摩托车,这又给电车车主带来另一大问题,那就是电车长期停放反而会加速电池的衰退,燃油车反而更适合这类平时少用车的消费者!

对于北方城市的车主来说,则是主要受寒冷天气下电车续航严重缩水的困扰,寒冷天气下电车续航缩水可能近半,寒冷天气下电车不适合跑长途,作为通勤车的话则面临着冬天充电频率增加、充电时间延长,用车麻烦大幅增加。



由此就导致这种情况,较高比例的电车车主计划换车时都计划转回燃油车,这对电车行业显然并非好消息,近两个月的电车市场也出现一些不妙的迹象,电车企业的电车销量相比去年高峰大跌,即使3月份电车企业进一步降价都未能刺激销量,如今再出现存量电车车主后悔率提高,对电车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