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新书《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首发,探索“展览+书籍+文创”结合的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观众来到国博的第一站就是“古代中国”基本陈列。2024年,国博累计接待观众近700万人次,其中“古代中国”接待的观众量超过680万人次。为了让更多观众更好地读懂“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让更多人不用排队便能把国博最受瞩目的展览“带回家”,《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这本历史文化图书正式亮相。


《思接千载:115件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该书精选“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115件珍贵文物,架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桥梁,帮助读者读懂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突出特性。全书由9名拥有丰富讲解工作经验的国博社教专业人员编写,20余名知名学者论证审核,“让文物开口说话”,将专业的考古数据和文献转化为115篇深入浅出、耐人寻味的故事。


观众举着国博凤冠冰箱贴合影。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今年是赵婧舒在国博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此次担任《远古时期》部分作者。“还记得第一次讲解‘古代中国’展览时,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拽着我的袖子,指着鹰形陶鼎问:‘为啥不做成小猫呀?’写作过程中,我把这个可爱的问题也写了进去。”赵婧舒说,“下次来国博前,别忘了先翻翻这本书,它里面不仅藏着好多古人没说完的话,还有许多展厅里看不清的文物细节图。”


博古架文物冰箱贴摆件套装。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一眼万年系列文物拼插。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该书有近700张超清大图,350余件关联文物构成知识谱系,同时融入文物三维模型数据、“国宝话文明”视频;还围绕书中的8件珍贵文物及其他重要文物,配套开发出文具、玩具、冰箱贴、背包等60余款新文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