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多尔玛巴赫切宫里,俄乌代表团时隔三年首次直接谈判。
俄罗斯张口就要乌克兰的五个地区(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乌克兰当场掀桌:“绝对不可能!”。围观的中国网友刷屏:“别打了,国际油价又要涨了!”
战争打了3年,俄罗斯在军费上投入超过1.4万亿美元。乌克兰早就应该想到,俄罗斯不可能轻易的答应调和,怎么花出去的钱,就会想办法怎么赚回来。
而乌克兰最赚钱的矿产已经被美国瓜分,就剩下的国土还值点钱。割地赔款,往往成为战败方的唯一归宿。此时的乌克兰像极了当年的大清。
面对俄罗斯强大军事实力的硬核碾压,战场形势没有如大家所预想的一样一边倒,国力弱小的乌克兰咬牙硬抗了整整三年,并企图在谈判桌上获得一点喘息机会。
回看战争过程,在武器军备上,俄罗斯是妥妥的“战斗民族plus版”:共出动战斗机809架、坦克1.4万辆、核弹头5580枚,军费占GDP的5%(约1.4万亿美元)。而乌克兰主要靠西方价值68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战斗机72架、坦克1777辆,军费虽少,但胜在“抗俄Buff”拉满。
乌克兰的“抗俄Buff”主要来源于他的作战策略。在这场战争中,俄罗斯专盯乌克兰的能源命脉:顿巴斯产煤占全国70%,扎波罗热核电站供电全欧,赫尔松控水克里米亚,企图用轰炸控制能源掐住乌克兰的咽喉。
乌克兰偷学毛爷爷当年农村包围城市的作战精髓,反向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几百平方公里,上演“你占我地,我偷你家”的猫捉老鼠游戏。
俄罗斯直接“打罗”,提出要5块土地的要求,其实打着“能源、粮食、核电站”全打包的如意算盘。
哈尔科夫:工业重镇,苏联时期军工心脏,丢了等于断乌克兰一臂。
顿涅茨克+卢甘斯克(顿巴斯):煤仓+俄族聚居区,2014年已半独立,俄称“解放同胞”。
扎波罗热:欧洲最大核电站所在地,谁控制谁捏住欧洲能源命门。
赫尔松:“欧洲粮仓”核心,克里米亚80%水源靠它,俄占后直接换卢布、搞公投,步步吞并。
俄罗斯想拿地换停火,逼美欧解除制裁,顺便和中国搞北极矿产开发。乌克兰表示土地是底线:一寸不让。泽连斯基甚至隔空喊话普京:“要谈你亲自来!”
一场根本谈不拢的谈判,提振了俄罗斯国内的士气:“这五块地自古就是我们的!他们一边喝着伏特加,一边刷着抖音上“普京大帝硬气”的新闻。
不失骨气的乌克兰人民一边宣言:“死也不签卖国条约!一边在朋友圈发着乌克兰士兵前线战斗炮火冲天的视频。
向来主张和平的中国网民,一边在战争视频下面留言:别打了,油价又上涨了,一边喝着夏天的第一杯奶茶。
战争没有赢家,俄罗斯没赢,乌克兰输得彻底。
从来没有和平的年代,只因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关注观点君,每天带你拆解不一样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