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坦诚的表示:“桑葚其实很酸,但吃到心里感觉很甜”。在我从喀什出发前往“西极之地”的时候,路过这个叫“阿特托格拉斯”的小村庄,因为觉得这一带民居建筑颇具特色,于是便骑着摩托车不断地走走停停拍些照片。而本文的女主角——一位漂亮又热情的老嬷嬷就这么悄然出现了。
嬷嬷家的院子很漂亮,大概是“牺牲”了一部分住宅用地,所以要比街边其他人家的面积要大一些。除了种着漂亮的花卉外,以挂着小果的苹果树和茂密的桑树最为显眼。可能是她留意到我想拍摄已经略微变紫的桑葚,竟然小跑着过来帮我拨开枝叶。可惜我们语言不通,双方都只能通过笑脸和手势,加上“自说自话”的各种神态辅助交流,哈哈,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十分有趣。
让我意外的是刚拍完照,她竟然就毫不犹豫地摘了一捧,还迅速到门口用水冲洗了一下,然后递到我面前……用“受宠若惊”来形容当时的心态毫不过分。不过我要骑车还得戴手套,所以只能挑了颗最大最紫的意思一下(这时候如果再拒绝,只能说自己“太给脸不要脸了”吧)。而事实上,这些桑葚其实都还没真正成熟,那股酸劲儿极具“提神醒脑”的功效,只是因为我而让它们过早夭折,真心有点浪费了。
虽然给老嬷嬷拍了正面肖像,但犹豫再三后,还是决定不在这里分享了,相信我在有生之年必会自驾再经过这里一次的(摩旅不会重走这条线),到时候再给她吧(或者网上正好刷到,可以联系我哦)。我的情商确实低,一般不会主动要联系方式,当时没考虑这方面。
而这个村庄之所以让我觉得有趣,是因为家家户户门口,几乎都是一样的结构造型,专门布置有两排“长椅”,有的上面还铺着毛毯,显然经常使用。当时感觉好奇的是:“难道新疆的村民们都这么喜欢唠家常吗?门口都是‘情报中心’?”
后来想到新疆的十八怪或十六怪里都有的一怪:“铁床摆在大门外”,才好像觉得有点道理起来。虽然传言“吐鲁番火焰山周边家家户户门口多摆放铁床,因为当地气候炎热,人们喜欢在户外睡觉”,“阿特托格拉斯村”的天气也没那么热,但“传染”到一点类似的乡风民俗也很正常。而一些门前的沙发和铁床,好像也给出了答案。
无论新旧,“阿特托格拉斯”和附近村庄的民居都是这样的风格,但因为跟当地人语言不通,我并没找到这种独特设计的真实功能。都说新疆人好客,但村民和村民之间,每周或者每个月都轮流到各家的门口聚餐吗?应该不会吧?!!若有当地或者知情人刷到此文,恳请解惑啊,先谢谢了。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我说的这个“阿特托格拉斯村”隶属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因为是通过照片定位找到的地址信息,所以也可能会存在误差。但大家在经过103乡道的时候,肯定会发现路边的村庄风景跟我所说的一致,欢迎“社牛”点的人物过去打卡解秘,顺便帮我讨一下老嬷嬷的联系方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