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有点着急。
他主动放话,说愿意随时飞往中国,跟中方坐下来谈谈。
不是请中国来美国,而是自己去。
这事听着不大,却传递出一个明显信号——他开始放低姿态了。
熟悉特朗普的都知道,这人不轻易服软。
现在主动出击,要见面要谈判,说白了,是因为他已经没多少选择了。 之前他掀起的全球贸易战,本来想先拿小国开刀,把中国和欧盟留到最后收拾。
他觉得这些“软柿子”好拿捏。但现实狠狠打脸。
结果发现这些“软柿子”比他想象的硬得多。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亲美国家,也没那么听话。
一个个都在关税问题上硬扛着,不愿让步。
到现在,真正和美国谈成协议的,只有英国一个。和中国,只是互相降低了一点关税,还没正式谈成协议。
这进度,离他吹的“200个贸易协议”差得远。
更麻烦的是,金融市场那头也急眼了。尤其是美国国债市场,对他这场没完没了的关税战反应很大。
一天拖一天,美国经济的压力就更大一分。搞来搞去,他自己人先受不了。
于是,他只好认栽,优先处理最棘手的对手——中国和欧盟。原来是想最后谈的,现在只能摆上第一位。
你说这不是被形势逼的吗? 上周五他自己也承认了,说美国没法跟所有国家都搞成贸易协议。
所以,他们打算另起一套新玩法,不谈判了,直接设定一套新的关税税率,发通知给那些“谈不成”的国家,告诉你想进美国市场,得交多少税。
看着像是强硬,其实是变相退让。为什么?
因为他没法同时跟那么多国家扯皮。他的人手也忙不过来。
再看他提出的那个“对等关税”的算法,真的离谱:美国对你逆差多少,除以进口额,结果减一半,得出税率。这种算法,说白了就是临时糊弄出来的数字。
连他自己人都清楚,这玩意站不住脚,纯粹是想逼各国来谈判桌上。 问题是,大多数国家根本不吃这套。
他一招不灵,现在只好转向,专注中欧这些关键国家。 这也就能理解了,为什么特朗普现在一副急着登门的样子。
他想搞定点成绩出来——也好回去交差。
你想啊,俄乌这边死死扯着,刚谈完一轮,只换了1000名战俘,连点皮毛协议都没谈出来。
普京那头更没影儿。
特朗普心里也知道,这仗短时间内完不了。没办法,他得另找出口。
伊朗那边也不顺,核谈判都谈到技术细节阶段了,这是最容易崩的点。拜登之前就是在这一步被谈崩的。
现在轮到特朗普,他也没把握能搞定。
所以,中美关系就成了他唯一可能出成果的地方。
他主动说要来中国,其实就是赌一把,看能不能谈成点啥。
最好能搞个贸易成果,顺便给外交加点分数。
不过问题也来了——中国愿不愿意接这茬?
现在中国手里不缺筹码,主动权已经明显倾斜了。原来特朗普有“台湾牌”可以打,但这次他把这张牌也甩了出来,说什么“如果中国开放市场,会有利于统一与和平”。
这话听着熟悉吧?
没错,典型的“打擦边球”,想引中国表态。 但说实话,这种说法已经没啥新鲜感了。
说白了,就是没别的招可使了。之前他还有点牌,现在牌都打完了,还不赶紧主动点?
从他的节奏看得出,真的是急了。他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动真格的——财政部长、商务部长都已经安排下去了,准备发通知、定税率,这不是摆摆样子,是要动手。
但越是这个时候,中方越不会轻易接招。
你来谈?可以。
但我们不会因为你着急,就给你开绿灯。节奏要按自己的来,利益要先谈清楚。
所以,现在的局面是:特朗普不但放下了身段,还急得要命。
但中方有没有那么急?不一定。
很多人会说,特朗普这人最擅长打硬仗,翻盘能力强。
但这次不一样,他亲手点燃的贸易战,现在烧得正旺。他本来想用这把火“逼”全世界低头,结果反而烧了自己一身。
真正让人想不到的是,他现在连“主动来访”都愿意说出口了。
这在过去,根本不可能。以前都是别人来美国,现在他改口说“我飞过去”。
这背后,折射的是整个美国政府在贸易战中碰壁的窘境。
也反映了特朗普的策略正在失效。
说到底,他是被现实打疼了。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谈判狂人”了,现在只能挨个敲门找突破口。
那这次他能成吗?不好说。
毕竟,不是你想来谈,就一定谈得拢。主动低头不丢人,怕的是低了头,还什么都拿不到。
特朗普想要的太多了,能拿出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现在全世界都看得明白,他不是主动示好,而是实在没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