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日本防卫省通报消息,称中国海军以安徽舰为首的两栖编队,当天在一架运-8反潜机支援下,穿越宫古海峡进入西太。这是075型安徽舰服役后,时隔三个月第二次南下进入西太,海军两栖作战编队的进步肉眼可见。


▲075现在也有点准航母的味道了

传统上,海军两栖舰艇主要装备东海舰队。因此,等到南海舰队也面临类似需求时,海军只能将大部分新建071和075拨给南海舰队,以快速形成战斗力,这就是首批三艘075中,有两艘加入南海舰队的原因。与之对应的,东海舰队接收新装备的速度就要慢一些,实际上还得指望早年建造的旧式两栖舰艇撑场面,这就导致后者发展两栖战力的速度要偏慢,特别是在以075、071为主力的新体系里。再加上航母、055的分配,也因为种种原因向另外两支舰队倾斜,局势逐渐变得很奇怪。


▲首批三艘075其实不管怎么分都不太好办

2024年,海军在南海展示了两支强大舰队,分别是以山东舰、海南舰为核心,由多艘驱护舰拱卫,总吨位超过20万吨的南海舰队精锐编队,和汇集山东舰、辽宁舰编队于一身,规模更胜一筹的双航母编队,展示了这些年海军建设的最高成就。然而,两支舰队都和东海舰队没什么关系,这是很不正常的,本质上是海军对先进装备的旺盛渴求,与造船工业有限的交付数量,存在差距。更重要的是,没有大型战舰率队进军远海,东海舰队严重缺乏航母/准航母编队训练经验,这可比装备水平不高可怕多了。


▲双航母编队确实够震撼

因此,等到安徽舰交付并形成战斗力后,东海舰队几乎立刻以其为核心,在今年2月组建编队出海。仅仅三个后,安徽舰又再一次驶入西太。从两支编队的构成来看,都是以075和071为核心,052D和054A拱卫的模式——这种结构是现阶段公认最合理的“两栖打击群”,全球只有中美能玩得转。同时,除了安徽舰和054A徐州舰,是两度出海之外,其他军舰都只参与了一次,可见东海舰队想借机尽可能多地训练军舰,追上其他舰队的思路。


▲南海舰队也多次组织起两栖打击群

更有趣的是,海军前几年建造的主力军舰,现在也到了即将服役的时刻,这是包含福建舰、四川舰、湖北舰(第四艘075)和8艘055在内的庞大编队,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五年内海军发展方向。东海舰队作为最需加强的方向,注定要在未来两年迎来大批新舰——福建舰、湖北舰和4艘055。而海军现在的规划很清晰,两艘只能搭载直-18Y预警机的航母,未来主要负责拱卫近海,只有搭载固定翼预警机的弹射航母,才能进军远海。


▲福建舰加入东海舰队是大概率事件

换句话说,东海舰队虽然装备航母的时间晚了一些,但进军大洋的步伐也更快,这就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四川舰是076首舰,海军特意为此开启了“5X”的新舷号,可见对其重视。不过,076身上带有的验证性质太浓郁,短时间内反而没有075成熟。因此,这里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四川舰未来可能会交付北海舰队。一方面,相对平和的环境,有利于四川舰进行测试,这也是当初辽宁舰交付北海舰队管理的原因;另一方面,这也能弥补北海舰队缺乏两栖舰艇的短板,毕竟现在不需要,并不代表以后不需要。


▲076是海军转型之作

说白了,现在国内海军正处于爆发期,很多以往正常的领域,都得在这种剧烈变动中找到新位置。安徽舰是这样,福建舰也是这样,四川舰更免不了。什么时候爆发期结束了,就说明海军在远海站稳脚跟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