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改编自经典科幻IP《沙丘》的生存建造MMO,《沙丘:觉醒》从2022年首曝起便备受关注。
时隔三年,它终于以一场为期三天的大规模测试向玩家揭开了面纱。然而,这场测试带来的不仅是期待成真的兴奋,更是一场关于硬核生存与MMO工业化的激烈碰撞;
玩家在找水求生与建造争霸之间反复横跳,而腾讯则试图用这款产品在MMO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
▌IP改编的地狱模式
《沙丘》IP的改编向来是地狱难度。原著中严酷的沙漠生态、复杂的政治权谋,以及香料即权力的核心设定,稍有不慎就会沦为换皮游戏。
但《沙丘:觉醒》选择了一条大胆的路径,重构时间线,让玩家成为保罗缺席后的新主角。在游戏中,玩家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被放逐至厄拉科斯的囚犯,需要从零开始建立势力,并在厄崔迪与哈克南家族的斗争中站队。
这种设定既规避了原著命运不可逆的叙事困境,又通过IF线为玩家赋予自由——你可以选择成为香料贩子、沙漠军阀,或是科技狂人。
IGN评测中提到,游戏通过戈姆刺试炼、香料成瘾、沙虫吞噬等机制,将原著的精神内核融入生存玩法,甚至让喝水这一基础需求成为战略资源。
当玩家不得不从敌人尸体中榨取水分时,那种生存即掠夺的残酷感,正是对《沙丘》世界观最赤裸的致敬。
▌生存游戏的硬核与MMO的妥协
如果说《沙丘:觉醒》的生存机制是硬核到极致,那么其MMO框架则展现了Funcom的老练。
游戏沿用了《流放者柯南》的开放世界建造体系,但加入了更复杂的动态环境,每周一次的沙暴会摧毁建筑,资源点随之刷新,迫使玩家不断迁徙;而沙虫的随机袭击则让探索充满危机感——这种不安全感恰恰是生存游戏的精髓。
但MMO的工业化设计也带来争议。例如,游戏的战斗系统被IGN批评为动作僵硬、打击感薄弱,而PVP玩法尚未完全开放,平衡性存疑。
另一方面,贸易站、香料经济、家族阵营等MMO标准配置,又让游戏显得过于规整——毕竟,在传统生存游戏中,玩家更期待野性生长,而非被任务链和阵营任务束缚。
▌腾讯的MMO包围战
《沙丘:觉醒》的测试火爆(Steam畅销榜第八、心愿单第五)背后,是腾讯今年在MMO赛道的密集布局。
从二次元《星痕共鸣》到国风修仙《遮天世界》,再到科幻IP《沙丘:觉醒》,腾讯几乎覆盖了所有细分赛道。而《沙丘:觉醒》的独特之处在于两点,买断制付费模式与全球化发行策略。
作为腾讯Level Infinite支持的产物,《沙丘:觉醒》的野心显然不止于国内市场。Funcom借助腾讯的中台能力(如AI素材生成、多语言本地化),试图将沙丘IP推向全球。
但风险同样明显,买断制MMO的盈利模式尚未被验证,而欧美玩家对腾讯出品的刻板印象可能成为隐形门槛。
此外,游戏的GaaS(服务型游戏)运营计划能否持续吸引玩家,仍是未知数。
▌是沙漠神作还是海市蜃楼?
从测试反馈来看,《沙丘:觉醒》的优缺点同样鲜明,场景美术震撼,沙漠生态的多样性(戈壁、石山、沙海交替)远超预期;建造系统便捷,切割机、扑翼机等工具设计巧妙;香料争夺战、沙虫机制等IP还原度极高。
然而,战斗手感拖后腿,近战格挡缺乏反馈;任务链过于线性,削弱了开放世界的自由度;后期内容(如公会战争、香料经济)尚未完全展现。
Funcom的跳票决定(从5月延期至6月)或许是为了打磨这些问题,但留给玩家的耐心已然不多。毕竟,在《幻兽帕鲁》《雾锁王国》等生存游戏爆红的当下,玩家对半成品的容忍度越来越低。
▌属于沙漠信徒的豪赌
《沙丘:觉醒》的诞生,它稀有、危险,却让人无法抗拒。对于硬核生存玩家,它是近年来少有的硬派之作;
对于MMO爱好者,它提供了阵营对抗与社交深化的可能性;而对于腾讯,它则是全球化布局的关键棋子。
但最终,这场沙漠赌局的胜负,仍取决于一个核心问题,当沙暴席卷后,玩家留下的究竟是废墟,还是一片新的绿洲?
答案或许要等到6月10日正式上线才能揭晓。但至少,在MMO同质化的今天,《沙丘:觉醒》的勇气值得一句:“敬畏沙漠,敬畏玩家。”
*每天推送游戏资讯、新游推荐、游戏杂谈等,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游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