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游戏出海这个词,在过去十年里,几乎和贴钱赚吆喝画上了等号。从早期的换皮手游到跟风模仿的伪3A,中国游戏厂商的全球化之路,总带着几分悲壮——要么被海外大厂按在地上摩擦,要么在文化差异中水土不服。

但2024年底,一款名为《卡拉彼丘》的二次元射击游戏,却用Steam新品榜第一、日本市场连续霸榜的实绩,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而就在前天(5月16日),它的东家创梦天地宣布以每股0.72港元配售1亿股,募资7200万港元,全力押注这款游戏的全球多端上线。



消息一出,玩家圈炸了,有人嘲讽割韭菜,有人高呼国产之光。但作为一名玩家,我看到的却是一场关乎中国游戏尊严的生死局。

▌二次元与射击游戏的叛逆联姻

如果说《原神》用开放世界证明了国产游戏的工业化实力,那么《卡拉彼丘》则用二次元+射击的混搭,彻底颠覆了传统竞技游戏的刻板印象。

在大多数射击游戏还在卷画质、拼写实时,试图用真实感征服玩家时,《卡拉彼丘》却选择了一条反套路的路,角色化身2D纸片人,通过弦化机制在3D战场中自由切换形态。



这一设计不仅让战斗节奏从蹲坑对狙变成了飞天遁地,更让角色的受击面积大幅缩小,彻底打破了掩体为王的射击游戏潜规则。

这种叛逆,像极了当年《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用化学引擎颠覆开放世界的逻辑——不是追赶潮流,而是重新定义规则。

但是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卡拉彼丘》没有选择京剧脸谱、旗袍包子头这类刻板符号,而是将皮影戏、十二生肖、唐代服饰等元素,巧妙融入角色的技能特效和皮肤设计中。



在沐春节活动中,全球玩家一起挂灯笼、放烟花,甚至能通过游戏内的非遗合作内容,亲手体验皮影戏的制作过程。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输出,远比生硬的符号堆砌更高级;它让玩家因为好玩而接受文化,而非因为文化而被迫接受游戏。

▌7200万港元配售背后是豪赌,还是一次必然

创梦天地此次配售,市场反应两极分化。有人认为这是缺钱续命,但翻开这家公司的履历,你会发现它的底气,运营15年的《地铁跑酷》《梦幻花园》至今仍是全球长线吸金王,2024年发行业务流水逆势增长10%。

而《卡拉彼丘》PC版上线首日DAU(日活跃用户)突破3.5万,日本市场连续四周杀入Steam热销榜前十,更证明了其产品力。



宣传视频亮相日本东京涉谷十字路口的户外大屏

根据公告,7200万港元将主要用于《卡拉彼丘》手游与主机端的研发及全球发行。这背后藏着几个关键布局;

PC端已验证核心玩法,移动端将依托创梦在《地铁跑酷》积累的发行经验,瞄准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

2024年《卡拉彼丘》入选沙特电竞世界杯,未来计划通过赛季+赛事模式,打造全球性电竞生态;持续更新内容、优化体验,用长线运营对抗一波流的行业痼疾。




▌我们还需要多少场《卡拉彼丘》?

《卡拉彼丘》的成功,与其说是单个产品的胜利,不如说是中国游戏工业化进程的一次标志性事件。伽马数据分析师王旭指出,它的走红证明了中国开发者已具备制作全球级电竞游戏的能力。但要想真正改写国产游戏的命运,我们还需要更多;

过去,中国游戏厂商擅长代理发行海外精品,比如创梦天地的《机甲战队》《传奇商店》国服营收远超海外。但《卡拉彼丘》的意义在于,它证明了自研产品也能在全球市场分一杯羹——甚至反过来,让海外玩家为中国文化买单。



深圳对游戏产业的扶持堪称教科书级,对上线满一年且影响力大的电竞游戏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2025年计划推出3-5个全球级电竞产品。这种“政策+资本+人才的组合拳,或许正是中国游戏破局的关键。

▌游戏的本质,是让世界玩到一起

作为一名玩家,我曾为《仙剑奇侠传》的剧情落泪,也为《黑神话:悟空》的实机演示热血沸腾。

而今天,《卡拉彼丘》用一场二次元射击的全球狂欢,让我看到国产游戏的另一种可能,不再执着于赶超谁,而是创造属于自己的规则。

创梦天地的7200万港元配售,或许只是一枚小小的火种。但当越来越多的中国游戏敢于叛逆、敢于定义,谁能说这把火,不能燎原?

*每天推送游戏资讯、新游推荐、游戏杂谈等,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游戏世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