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赤侠

2025年5月16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土耳其的斡旋下,开启了自2022年3月以来的首次面对面和平谈判。

这场持续近两小时的闭门会谈,标志着持续三年的武装冲突出现政治解决的新窗口。

最初是普京在5月11日突然提议,由于俄军近期在哈尔科夫方向取得战术进展的背景下,普京呼吁"基于现实条件"重启谈判。

泽连斯基次日回应称将在土耳其等候普京,但最终双方仍以代表团形式接触,泽连斯基本人虽曾抵达伊斯坦布尔却未参与会谈。

这种安排既体现双方试探性接触的特性,也反映出彼此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有意思的是,会谈前俄方特别要求"在没有美国和土耳其代表的情况下"进行直接对话,而美乌土三方却先行举行了一个小时的闭门磋商。



谈判桌上,俄方代表团由总统助理梅金斯基率领,成员包括副外长加卢津、国防部副部长福明等8人,阵容显示出莫斯科对此次接触的重视。

乌方则派出以国防部长乌梅罗夫为首的12人团队,涵盖安全、外交、情报等多领域官员。

谈判地点选在土耳其也有特殊象征意义,这里正是2022年俄乌第五轮谈判的举办地,当时双方曾就减少军事行动、乌克兰中立地位等达成初步共识,但后续因布恰事件等变故导致协议流产。

此次乌方明确强调"不会与三年前谈判关联",两次谈判仅地点相同,俄方试图建立历史联系的举动不会成功。

这种表态折射出乌克兰方面的战略焦虑,既需通过谈判缓解战场压力,又担忧被解读为对俄妥协。

会谈取得的首个实质性成果是战俘交换协议,俄代表团团长梅金斯基在会后宣布,双方同意交换1000名战俘,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俘交换。

另外,俄方罕见表示"对谈判结果感到满意",这种积极表态与三年前谈判后的相互指责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在战俘交换、人道主义走廊等层面,双方展现了务实态度,但是双方依然存在较大分歧。

尤其是在停火条件这个核心问题上,俄方坚持"先政治解决后停火"的立场,担心单纯停火会让乌军获得重整机会。

乌方则要求"先停火再谈判"并建立国际监督机制,这种程序之争本质是战场态势的延伸。

双方更根本的分歧在于领土问题,俄方坚持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现状,并将"去军事化"作为安全保障前提。

乌方则坚持恢复1991年边界,且寻求西方提供的"法律级安全保障",这种根本性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调和。



与此同时,外部势力的博弈也在影响着谈判。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虽表态支持对话,却在会谈同日抵达土耳其,并且宣布向乌移交F-16战机,这种"以压促谈"的做法引发俄方强烈不满。

欧洲国家内部立场分化明显,法国跟德国主张冻结冲突,强调停火优先。波兰等东欧国家则警告防止"绥靖政策",且持续推动对俄制裁。

土耳其作为调停者,既维持着与俄乌双方的经贸合作,又是北约成员国,埃尔多安政府试图通过成功斡旋提升地区影响力。

过去一周,法国、英国、德国和波兰与乌克兰一道要求俄罗斯开始实施30天无条件停火,结果得到的最明确信息就是,俄罗斯根本不怕什么进一步的制裁,也不怕欧洲的施压。

欧盟内部的分歧,使其难以形成统一的调停力量。

原本,特朗普称自己可能会在访问中东的行程结束后,前往土耳其。

不过在结束中东之行后,特朗普放弃前往土耳其参加乌克兰问题谈判,迅速飞回美国,原因是他31岁的女儿刚刚生子。

虽然没有参与这次俄乌面对面谈判,但是特朗普依然夸下海口说,除非他本人和普京碰面,否则会谈不会有任何进展。如果自己不去,普京就不会去。

不得不说,无论被打脸多少次,特朗普依然保持着迷之自信。



在会谈结束后,俄乌双方发布截然不同的声明版本。

俄方强调取得进展,乌方则称立场未变,这也反映出双方都需要向国内民众展示未作妥协的形象。

先是乌克兰,会谈结束后迅速对外发声,指责俄方试图破坏谈判,在会议上提出“不可接受的条件、要求乌放弃更多领土”。

正参加欧洲领导人峰会的泽连斯基立即呼吁,如果这次谈判失败,世界应有“强烈反应”,包括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

随后,俄罗斯谈判代表团发表声明称,乌方要求两国元首进行直接会谈,会对此予以考虑。俄方对与乌方的谈判总体感到满意,并愿意继续保持接触。

乌克兰消息人士称,作为停火条件,俄罗斯代表团要求乌军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撤军。俄罗斯的其他要求也都是“不可接受的”,远远超出了先前讨论的范围。

尽管在会谈开始前,外界对此次会谈取得突破的期望并不高,但是双方直接进行谈判,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



然而,就在俄乌重启谈判的同时,双方战场形势依然胶着。

当天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防空系统在多地共击毁和拦截65架乌克兰无人机。

乌克兰空军通报称,俄军共向乌克兰发射112架无人机,乌军确认击落73架无人机。

实际上,俄乌冲突已进入边打边谈的新阶段,本次直接对话应该是双方外交接触的开始而非终点。

俄方在取得战场相对优势后启动谈判,既为巩固既得利益,也希望借外交手段减轻国际制裁压力。

乌方则在西方军援延迟、兵力短缺的困境下,通过谈判争取重整防务的时间窗口。

也就是说,俄罗斯的策略是以战促和,乌克兰则是以和助战。

正所谓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只有进一步认清自身处境以后,双方才会好好坐下来谈。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俄乌战场的烈度逐渐降低,双方停火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