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日照

海风裹挟着初夏的清新

万平口景区的广场上

数百辆自行车集结海边,蓄势待发




5月17日,“好运山东”2025年“骑遇日照”阳光海岸绿色骑行季活动正式启程。随着汽笛响声,骑手们如潮水般涌向绿道,转动的车轮穿过松林与沙滩,留下一路欢歌。

这是“骑遇日照”品牌走过的第三年。今年“骑遇日照”系列骑行活动,再次获得省级认定,被成功列入2025年山东省“好运山东”四沿融合发展性赛事目录。从城市自主IP到省级认定,这场骑行盛宴不仅串联起日照的山海风光,更以绿色为笔,绘就了一座城市的活力与温度。




三年骑迹:从萌芽到绽放的骑行IP

自2023年起,日照日报社联合日照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日照市文明办、日照市体育局、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等,策划打造了专属日照的城市自主骑行活动品牌IP“骑遇日照”,至今已开展了15期主题各异的骑行活动,吸引了市内外数千名骑行爱好者热情参与,这一品牌已成长为贯穿全年、辐射省内外的全民健身盛事。


“骑行让日照的山海不再遥远,而是触手可及的风景。”骑行爱好者张文韬在起点处感慨道。作为活动的忠实参与者,他见证了“骑遇日照”从最初的各色主题骑行到如今的蜕变。“我们携手老朋友,相遇新朋友,越来越多来自市内外的骑友们奔赴而来,以骑行之名相聚日照,让这个大家庭越来越温暖、越来越紧密。我为自己的家乡能有如此优美的骑行绿道,和专属日照的骑行品牌而自豪。”


三年来,这条绿道串联起万平口、世帆赛基地、星岛蓝碳、森林公园等多主题站点。骑手们穿梭于松林间,驻足于礁石旁,用镜头定格黄金海岸线的初夏美景。“骑遇日照”用车轮编织了一张城市文旅地图,每个打卡点都是一首山海诗。


护航山海:一场安全与温情的双向奔赴

当骑行的车轮滚滚向前,背后的守护者亦在无声中织就一张安全之网。“所有参与保障的人员都持有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员证书。”蓝天救援队队长助理吴公安站在保障车前,语气坚定。他的身后是三辆待命的车辆——引导车开路,流动车巡逻,保障车载着医疗包随时准备提供救援。“我们提前做了专项培训,确保每一公里都有安全守护。”此外,日照心脏病医院的医疗团队提供全程医疗保障,让安全更具温度。


签到处,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为骑手们签到、发放补给物品。日照市义工联副会长韩彬已连续多年参与公益活动。“从护学到骑行保障,红马甲始终是城市里最暖的底色。”他笑着说,“做志愿者的快乐,就是既奉献了服务,又收获了感动。”



本次活动开启实时照片直播,骑手们可通过平台查看精彩瞬间,亲友也能一同远程“云加油”。速拍体育的摄影师刘晶手持相机穿梭在队伍中,实时上传骑手们的“靓照”,截至发稿前,本次活动图片直播已突破70万次。





绿动未来:骑行IP的破圈与共生

当一场骑行赛事被赋予更深远的意义,它便成为撬动城市发展的支点。日照绿茶旗舰店 35°Tea 新中式茶饮提供的冷萃茶券,体验日照绿茶的独特魅力;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文化和旅游局将骑行与文旅推介相结合,通过发放旅游宣传册等方式,向广大骑友现场推介日照的山海风光和浪漫生活。在星岛蓝碳计划,大批骑行爱好者在骑行之余,在上水咖啡等一处处“网红打卡”场景深度畅游,留下美好的“骑遇”记忆。恰逢“5·19中国旅游日”,通过这场活动,立体呈现了日照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消费,进一步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低碳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生根。“我原本开车上下班,现在每周至少骑行三天。”市民刘女士擦拭着额头的汗珠,“你看这绿道,早晨有跑步的,傍晚有散步的,骑行成了日照人的新社交方式。”




在位于星岛蓝碳计划的终点处,骑手们佩戴完赛奖牌,与山海合影。三年来,“骑遇日照”用车轮丈量城市,用汗水书写热爱,更用绿色定义未来。这里没有竞速的硝烟,只有共享的欢愉。未来,每一公里骑行,都将是讲好日照故事的崭新一页。




当海风再次拂过

我们知道

下一场骑遇的故事

已在路上

记者:范开元

摄影:王敬之 滕达 南一宸 刘晶

编辑:许芮

审校:彭婷

值班主任:王宗敏

尽在“日照日报视频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