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973年,毛主席提出了对八大军区调整的指令,其中,韩先楚被调到兰州军区担任司令员。

为了能更好的推进工作,他在上任之前给周总理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他对周总理说:周总理,我想跟您要一个人。



周总理说你想要谁尽管说,韩先楚一下有了底气,高兴的说:周总理,我想把苏静带走。

韩先楚本以为周总理一定会同意的,毕竟苏静的业务能力很强,把他带走兰州军区去辅佐工作的话,是百利无一害。

没想到周总理竟然一口回绝了,他对韩先楚说:谁都行,就他不行!

这个苏静究竟是什么来路?为何想把他调走这么困难?这一切还要从苏静的革命生涯说起。



一、苏静为红军长征“反围剿”立过功

1910年,苏静出生在福建省一个普通的人家。当日本侵略者在华夏土地烧杀抢掠时,苏静万分悲痛,他被党的思想影响,毅然决然加入了红军队伍。

因为上过学,苏静学识渊博,在绘制地图方面更是展现过人的天赋!凭借着这份天赋,在红军长征期间担任了侦察参谋一职,此时的他就是红军队伍的“眼睛”。

当时敌人经常出动战斗机,在高空侦察,我军损失惨重。这时苏静利用所学,观察敌机投掷弹药的频率以及位置,帮助红军战士躲过了敌机的空袭,保留了革命的力量!



二、苏静参与了北平和平解放工作

辽沈战役结束之后,北平解放就是当务之急了。傅作义眼看大势已去,必须要和谈,因此派人向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北平和谈解放”的请求。

北平和平解放关乎着国计民生,党中央决定把苏静,聂帅等人派去与傅作义和谈。第一次和谈,傅作义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诚意不足,苏静感觉距离和平解放北平还有一些距离的。

1949年1月6日上午10点,双方进行了第二次和平谈判,谈判前傅作义手里的王牌军队已经被我方全歼,他已经没有了强硬的底气。

这次和谈就一些关键问题双方基本达成一致,会后由苏静整理了一份《谈判纪要》,1月9日聂帅等人在上面签了字。

1949年1月15日双方开始了第三和平谈判,这次谈判单独提到了天津不在和谈项目内,因为已经下达了攻打天津命令!



1月20 日,苏静等人在当初袁世凯和曾汝霖签订“21条”的房间里签下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

1949年1月22日,《平明日报》发布了关于北平和平解放的协议内容。

1949年1月31日,北平终于迎来了和平解放,全国人民欢呼雀跃!

北平和平解放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毛主席因为傅作义的不配合特意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言辞激烈。

苏静无意间看到了信的内容,担心影响和谈,因此他把信交给了傅作义的女儿。因为他的审时度势,直接推进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工作!



1973年,八大军区调整时苏静主要负责的祖国的经济建设工作,而且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军区工作很重要,但是经济工作更重要,这是直接关系老百姓的饭碗的大问题!

总结:因为苏静将军能力突出,在军区调整的时候,除了韩先楚之外还有很多的司令都跟周总理提过想要苏静,周总理此举也是为了保护他。可惜在1997年,苏静走完了璀璨又光辉的一生,享年87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