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巴军打得溃不成军的莫迪,心有不甘,再次用水资源当作武器,向巴基斯坦发难,巴铁这回忍不了了。



众所周知,在此轮印巴冲突当中,印军的战绩远不理想,甚至可用“溃败”来形容,印军以“0:6”的代价损失多辆战车和重要装备,士气大受打击。当然,印度政府并不愿正视这一现实,在停火后的全国电视讲话中,莫迪将冲突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巴基斯坦。

同时,以“强国姿态”开场,最终却匆忙停火的印度,也遭受了国内外许多质疑,于是莫迪政府迅速调整话术,强调“当前只是军事活动的暂时停止,未来打击恐怖主义将成为新常态”,言下之意就是冲突远没有到终结的时候。但莫迪这番强硬措辞与其说是对国内民众的安抚,不如说是试图掩盖军事失利的尴尬。

于是在战场未能取胜的情况下,印度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水资源“武器化”。

5月14日清晨,印度关闭了位于查谟-克什米尔地区的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全部闸门,导致下游河床几乎裸露,河水断流。要知道,这条杰纳布河可是巴基斯坦的农业命脉,灌溉着全国70%以上的耕地,信德省大量人口的饮水也靠这条河。



而这也不是印度第一次使用水资源进行施压,早在4月底,印度就以“预防恐袭”为由首次关闭该水电站,5月8日又突然放水“泄洪”,如今再次封闸,完全是把水资源儿戏,这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无疑是强烈挑衅。

面对这种挑衅,巴基斯坦要是还视而不见的话,那就太没面子了。

早在4月底,巴方就已对印度发出警告,称如果印度胆敢切断对杰纳布河的水流,将视为“生存威胁”,巴基斯坦拥有的130多枚核弹头“不会只是摆设”,巴基斯坦军方高层甚至放言:“印度敢断水,我们就让印度断气。”这显然不是外交辞令,而是近年来最明确的一次核威慑表态。

要知道,作为一个人口超过2亿的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近年来财政赤字扩大,外汇储备压力山大,如今印度还在水资源上闹事,那很有可能加剧内部粮食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到了那个时候,人们连水都没有了,还会管那么多?在巴基斯坦群众看来,既然你印度不让我们好过,那就干脆都别过了,所以对巴基斯坦而言,水源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经济议题,而是国家安全的底线。



当然,从客观上来讲,事情还没发展到用核武器那一步,毕竟印度也有核武器,两个拥有核武器的邻国一旦不顾一切爆发大规模冲突,那对世界来说无疑是个灾难。这也解释了为何巴方在核警告之外,正加快推进与中国合作的大型水利项目建设。

为了减少对印度水源控制的依赖,巴基斯坦近年来不断推进与中国的水利合作。最具代表性的,是“迪阿莫-巴沙大坝”项目,这座被称为“巴基斯坦三峡工程”的大型水利设施,一旦建成,预计将巴对印度河的自主控制能力从目前的20%提升至60%,不过,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建设周期长,该工程预计最早也要到2028年才能完工。



虽然短期内这些项目尚无法彻底改变局势,但显然已成为巴方应对印度资源施压的重要依托,所以也希望巴基斯坦能尽快摆脱印度水资源控制,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区域和平,让人们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你们认为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