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 李康
编者按:5月16日,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京举行。共8名全国自强模范和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代表走上演讲台,讲述他们奋斗逐梦、担当奉献的故事。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生动描绘出新时代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瞩目成就。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李康,江苏省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
一岁时因为药物过敏,致双耳感音神经重度受损。别的孩子牙牙学语时,她的世界却突然被按下“静音键”。
不过,李康从没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她坚信:“别人可以做到的,我也一样可以做到!”正是这份倔强,化作了一股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着她考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成为苏北地区第一位聋人大学生。
她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所有人:残疾从来都不是失败的理由,学会面对它、接受它,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它、超越它!
毕业时,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李康毫不犹豫回到家乡,毅然选择做一名特校老师。她深知,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她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那棵扎根土地的树,成为托举彩虹的那一片云。
从教27年,李康教过100多名聋生,其中32位升入高校。看着孩子们从自卑走向自信,从懵懂走向独立,她深刻地体会到一名特教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我们以身为桥,让知识的星火在坚守中熠熠生辉;而孩子们骄人的成绩,正是对我们的付出最清澈最响亮的回应!”
带着这份感动和热情,在东台市残联的支持下,工作之余,李康坚持开设了公益阅读课,投身阅读推广工作。
“说实话,聋人朋友由于听不见,刚开始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并不高,每次活动也就来几个人。为了活跃气氛,我就鼓励大家用手语比画着讲身边的小故事,慢慢地,大家喜欢上了聚在一起、分享的感觉,一来二去,读书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李康表示,现在做活动,会有很多人参加,甚至活动结束后,大家都迟迟不肯离去。
更让李康自豪的是,这些年,在他们的带动下,东台市如今有了一支逐渐壮大的“手语阅读推广志愿者服务队”,他们由聋人骨干和健听志愿者组成,已经成为残疾人阅读推广的新生力量。
回首27年,李康感谢教过的学生、遇到的志愿者和结识的书友们,如同银河中的璀璨星辰,让她看见了永不言弃的“真”、乐于助人的“善”和内心纯净的“美”。
李康表示,今后,她将带着这些美好,继续坚守在特殊教育和阅读推广的第一线,把真善美传递给更多人!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